2012-07-08 07:06:41 我要评论
来源: 光明日报雨辰作/光明图片
从2010年到2012年,一种被命名为“微电影”的网络传媒艺术形态悄然兴起,也为我们对自身所处的这个“微时代”进行观察思考提供了又一典型的文化范本。事实上,“微电影”的出现并非无源之水,它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在网络上已然兴盛数年的“微视频”精致化和主流化的产物;换言之,它是原本属于青年亚文化范畴的“微视频”被主导意识形态文化和商业文化联手收编的结果。
曾经,以“微视频”为代表的网络青年文化向我们展示了“泛80后一代”理解世界和社会的另类视角,更展示了他们与前几世代之间在思维方式、审美取向上的巨大代际冲突——2005年《无极》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即可谓此方面的典型案例。可以说,在主流视听媒体上缺乏发声机会的“泛80后一代”,正是通过以“微视频”为代表的视觉书写方式,在低门槛的新媒体上,尝试着表达出自己对中国社会独特而鲜活的感知,并由此建立起被主流文化长时间忽视的新生代文化认同。在一个时间段内,主流文化中所包含的传统意义上的“青年期待”经常遭遇“微视频”的纵情调侃和无情消解,主流影视文化与网络“微视频”文化之间的张力堪称凸显。
对“微视频”的收编意图在2006年的《武林外传》中即已初现端倪。当年,这部情景喜剧甚至获得了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首播的“殊荣”。在这一文本中,大量来自于网络“微视频”文化的后现代视觉修辞方式被巧妙征引,用以传播文本深层充满教化色彩的“主旋律”主题。包裹于文本“后现代”外壳之下的,不再是真正强调颠覆性和平权意识的内核,而是能够满足祖辈、父辈对“泛80后”青年期待的主流价值观。至此,亚文化的“叛逆”行为终于在主流平台上汇聚成为温馨和煦且无伤大雅的“顽皮的表演”。
其后数年,在院线的许多暑期档、贺岁档影片中,我们能够越来越多地发现主流影视文化对网络青年文化抛出的这种“橄榄枝”。而直至“微电影”诞生,可以说,主流影视文化终于找到了一种主导新媒体平台的有效方式:以迄今为止影响力最为突出、点击率最高的几部“微电影”文本为例来看,这种方式外在地沿袭了青年文化在网络上的视觉书写惯例——其表层修辞风格主要以迎合“泛80后一代”的审美取向为指归,而其叙事时长则以有利于新媒体传播为标准;但最为重要的是,其深层逻辑几乎无一例外地联结着主流文化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召唤意图。
显然,通过国有大型影视集团“文化领导力”的注入,通过优质网媒平台精心策划的“微电影”命题创作,通过传统纸质媒体、电子媒体热情关注的“微电影”大赛,通过商业性广告的大肆植入,通过明星大腕的纷纷染指……,“微电影”逐渐进入了中国社会文化的核心场域,但也由此逐渐褪去了它在“微视频”阶段所富有的锐气和锋芒。
当然,在多元化、分众化的“微时代”,一种亚文化的主流化并不意味着其先锋形式的彻底消亡。在网络上,虽然受到“微电影”浪潮很大程度的遮蔽,但更为草根化、更为质朴鲜活的“微视频”创作仍然充满活力。与此同时,值得关注的是,一种可以被称为“微漫画”的视觉文化形态也在借助微博之力悄然兴起——2012年春天,“微漫画”通过调侃高中语文课本上的中国古典诗人杜甫的肖像,掀起了“杜甫很忙”的文化热议。尽管对杜甫画像的“再创作”在中国青年亚文化场域中“由来已久”,但是,只有到了当下这样一个“微时代”,它才获得了在全社会范围内交互传播的契机。继杜甫之后,以“包青天”、“唐僧师徒”为调笑对象的多格漫画在微博上继续风靡。在活动影像之外,大量“微漫画”的流行再一次向我们展示出中国青年亚文化尚未得到充分重视的“叛逆诉求”。由此可见,中国青年亚文化的网络视觉书写不仅不会沉寂,而且还在不断开拓新的疆域,也向我们不断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