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本站搜索:

课外辅导乱花渐欲迷人眼 专家呼吁不要盲目跟风

2012-07-04 10:38:19     作者:    来源: 东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课外补习,名师班,XX
[提要] ”  对于机构推出衔接班、培优班这些特色项目,郭晓莹老师觉得:“还是炒概念的居多,前提是要多了解,别轻易跟风,因为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  业内人士提醒家长,成熟的消费观念会减少很多无谓的支出,“不要一味地听取机构人员的说法,病急乱投医,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更应该谨慎和理性。

  “今天暑假一定要补习,我们已经落后了!”陈女士最近一直在为即将升入初三的女儿寻觅合适的教育培训机构。“以前认为孩子自觉就行了,现在发现孩子班上的同学几乎都在补习,连成绩好的都不例外。”陈女士十分自责。

  随着暑期的到来,榕城教育培训机构的补习市场大战日渐升温,各类广告在电视、报纸、社区宣传栏上铺天盖地,轮番轰炸,校门口接送孩子的家长常会收到一大沓宣传单,而一些中招咨询会上教育培训机构也越来越多。

  课外补习争先恐后

  在众多培训机构强大的广告攻势面前,家长们有些迷茫,“每个机构都不一样,什么精品18人小班,名校名师班,个性化一对一,名目繁多,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家长张先生指着广告无奈地说道。记者走访了福州的几家大型教育培训机构,从咨询师的口中发现,现在的暑期补习课程几乎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主要科目,而广告用词五花八门,什么基础班、强化班、提高班、衔接班……

  “我机构X老师押中中考考题X分”、“恭贺我机构XX名学生考上理想中学”……这样的宣传比比皆是。各机构也都宣称师资非常雄厚,聘请的老师都经验丰富,有的是在校的教师,还有的是高级教师和命题组的组长,“都是延安中学、时代中学、福州一中、福州三中、师大附中的老师”。

  “课外补习市场是块诱人的大蛋糕,谁都想染指。”福州某知名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10年前这块市场还是属于“藏着掖着,波澜不兴”。“当时的社会课外班多为音乐、美术、英语之类的特长班,社会争论比较多的还是学校究竟该不该办课外班、办什么样的课外班的问题”。仅仅几年,一切发生了变化,课外班如同雨后春笋,在城市里已经越来越普及,“在北京、上海、广州,几乎已经成了部分中小学生的‘日常课程’。课外辅导班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

  “近年来,福州的教育培训机构呈几何级的发展,除了一些本土品牌,舶来品牌也加速了在福州的市场布局速度,例如知名的全国连锁机构新东方、学大、龙文、学而思等等。而且很多以往专注于单项培训甚至托管服务的机构也开始试水这块市场,例如树人托管旗下的优酷教育。”

  教育机构蜂拥而上,其实是觊觎福州的补习市场,“现在学校一般不再上晚自习,而且随着今年教育局叫停周六的初三、高三补课,家长的课外辅导需求将呈现井喷的态势。”一位教育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根据保守估计,福州市区初三学生一半以上会在机构补习,“就暑期这个黄金档而言,一个100平方米左右的小型教学点,一个月达到2—3万元的净利没问题”。

  机构摩拳擦掌,在推销手段上各自走不同的路线,有的机构定价高,但是实行报多科打折,团报优惠,老学员减价等举措;有的则坚持薄利多销路线,不打折不减价。

  而在今年的促销中,很多机构瞄准了小班和“一对一”辅导。“这会成为课外辅导的主流形式,因为这是市场需求决定的。孩子反映大班吵听不清楚,而家长也觉得小班学习环境更理想。而且小班同学互动也好,可以形成氛围好的‘小圈子’。如果要求更高就是一对一,能够获得更有针对性的辅导。只要价格能够承受,家长一般都首选小班,甚至一对一。”仓山某教育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

system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