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23 09:50:50 我要评论
来源: 中国教育报送教下乡,争议中往何处走
——河北省农村职业教育创新办学模式调查与分析之三
今年元旦刚过,河北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王晓飞接到秦皇岛市卢龙县重峪口村党支部书记陈景山的一封来信,两人素不相识,村支书给省厅职成处长写信,所为何事?
陈景山除在信中细数送教下乡后村里近年的变化、对职校和教师的感激之情外,还特地写道:“前几天听在教学点上课的老师说,有可能要取消送教下乡工作。我70多岁了,在村里干了30多年,对村情、村俗、农业生产及村里的变化非常熟悉。我以一个几十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的身份跟您说,送教下乡利国利民,不能停止。”
重峪口村是偏僻山村。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陈景山说,2010年,县职教中心在村里建立了办学点,村里63人成为正式学员,但每次讲课,来听课的都是70多人。农民想致富但缺技术,学习上都比着,怕落后。办班才两年,村民的思想就发生了转变,科技意识和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核桃是重峪口村的干果项目,以前亩产只有5000元。现在,农民一边种树一边学习,剪枝、嫁接、水肥管理,亩产达到2万元。全村1300亩核桃实现了稳产、高产,人均收入从2000元增加到4000元。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封信呢?原来,2011年,一个检查组5天检查了9所学校,他们认为,承办送教下乡的一些中职学校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四处设立教学点,大量招生,以致出现本部学生只有几百名,而校外教学点多达几千名的倒挂现象。检查组在列举了一些送教下乡办学初期不可避免的或正在纠正的管理不足后,得出结论:“送教下乡不是学历教育,更不是全日制学历教育。”这个检查,使本来存在争议的送教下乡产生了波动。
记者了解到,目前,社会上和教育部门对送教下乡办学模式改革产生质疑,主要包括部分地方职校到课率不足、有村民冒名顶替领取补助、送教下乡是否是全日制教育等方面。
检查组在检查过程中确实发现了一些报名学员与听课学员不符、学员到课率不足等现象。比如,在一个村的教学点上,共有99名学员,查出14名顶名学习者,整个教学点也因为管理不规范被停办;有些大学毕业生回乡后务农,由于不懂农业生产,报名送教下乡班,在查出后被除名。
送教下乡的资金管理也存在诸多问题。一些学校资金管理不清楚,顶名听课的村民还领到了助学补助。
一些校长认为,保障改革,更需要在现代观念下,充分理解农民对学习的愿望和要求,正是因为还没办好,所以才需要更加好好办,不宜轻易冠以冒名顶替、骗取助学金之名,将学生除名、将教学点停办。
一些村民表示,村民们在学习上互相攀比,怕的是自家致富落后。村民顶名听课,真实原因在于想学习,不在补助。
河北省农村职教送教下乡存在争议,主要在教育部门内部,对送教下乡是不是全日制学历教育存在不同认识,进而影响了免学费补助拨付和助学金拨付。
从卢龙县职教中心的一份申请拨付学费的报告上可以看到,2011年,该校总计应拨付资金360余万元,其中国补部分已拨付到位,县级配套资金缺口78万余元;武安职教中心2011年根本没收到免学费补助,而该校每年送教下乡教师的交通费用和课时补助费用就需要56万元;而在石家庄市农业学校,由于学费不足,教师下乡应得的很少的补助至今还没有拿到。
为搞好送教下乡,河北省不少县市大力推进,但是河北省欠费办学的职校也有不少,而欠拨办学资金的县市,主要顾虑是上边意见不统一,财务文件前后不一致,在操作过程中感到为难,担心落下“套取资金”的嫌疑。
河北省职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张志增认为,全日制学历教育是要学生脱产学习,在国家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全天在校学习。这对普通教育是好形式,但对职业教育,必须改革原有的办学思维:
——是否脱离生产,要看教育特色,不能局限于旧有的教育概念。国家要求,职业教育的全日制学历教育,办学要“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密切联系生产”。因此,按照脱离生产的全日制概念来衡量职业教育办学,与国家要求矛盾。
——是否是学历教育,要看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旧有的教学形式。河北省农民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校园内学生的基本相同,只是把全日制三年的教学内容根据动植物的生长周期,按照农民的实际应用,开发成新的课程组合,这正是职业教育密切联系生产生活的办学特色,其教学完成了全日制教学的内容,是涉农职业教育的学历教育。
——是否是全日制教育,要看教学过程,不能局限于教学地点。送教下乡把教学地点设在乡镇或村。上课就在农民家门口,在实际生产中实训,教学效果直接在生产中体现。
——是否符合修业年限,要看教育效益,不能局限于学生年龄。发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生产力,必须拓展在乡往届生的生源市场,既不能因为学生不是应届生就排除在学历教育之外,也不能因为学生的年龄而否定教育的过程。
“其实,传统意义上的全日制已不存在了,教育部对职教提出的要求是工学结合和工学交替,送教下乡便是贯彻这一要求的具体做法,农学结合是符合农民实际的全日制职业教育实现形式。”王晓飞说。
据了解,河北省新近出台了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的措施,对送教下乡承办学校的资格认定、审批程序、管理要求,以及教学点的建设标准、学时要求、档案和资助资金发放等,规范更为严格。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