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1 10:41:48 我要评论
宗河 来源: 中国教育报实现从家到大学“无缝连接”
各地各高校确保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就学
今年,为贯彻落实国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确保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各地各高校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形成了“奖、贷、助、补、免”的资助体系,努力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受到新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政策引导。安徽省各高校今年将34万册《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随录取通知书发放到每一个新生手中。省教育厅还联合各高校通过报纸、电台、网络等多种形式、渠道,开展政策宣传和咨询活动,让惠民政策家喻户晓。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东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上海海事大学、西安欧亚学院、西安工程大学、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通过采取在假期安排专人值班,开通专门资助管理网站等方式,保障咨询畅通。上海交通大学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困难学生,不仅可以在报到时办理暂缓缴费手续、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等,还可凭手中的勤工助学绿色上岗证,优先获得勤工助学岗位,并通过后续奖助学金、学费减免、困难补助等方式解决经济困难。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在广泛采取辅导员宣传、校园展板宣传、学生手册宣传等多种方式情况下,在全院各班设立“资助信息公示栏”,接受全体师生的监督,确保资助工作公开、透明。
细化资助措施,实施多体系保障。内蒙古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享受临时价格补贴政策范围,惠及学生11万人,实施期限暂定从8月至10月,补助标准为每生每月60元。重庆市及时预拨了2011年秋季学期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1.2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拨付4.81亿元中职资助资金。广西高校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实现了从家门到大学校门的“无缝连接”,做到“应贷尽贷”。截至8月31日,广西各级财政已下达或配套2011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补助4823.23万元;截至9月6日,已签订贷款合同18万人,合同金额突破10亿元。宁夏资助学生共计16.2万余人次,落实资助金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学费补助金1.33亿元。中央财经大学设有包括国家资助项目(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社会资助项目(民信奖助学金、滋兰树蕙助学金等)和学校资助项目在内的资助项目体系,并建立了一整套标准化、规范化的制度体系,多种资助项目的设立和制度化实施,为学生解除了后顾之忧。华北电力大学、南开大学、中南大学、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也为新生开通了“绿色通道”,尽量简化程序,为学生们提供最便捷的服务。上海财经大学为确保“绿色通道”畅通,安排贷款经办银行来校现场解答学生咨询,并为199名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为66名学生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中国海洋大学在新生入校后,凡是符合规定条件的烈士和优抚对象子女、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以及因家庭遭受自然灾害造成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学生都及时酌情减免学费,做到“应免尽免”。
推出个性化资助,提供人性化服务。北京科技大学积极开展毕业生旧货交易市场以及毕业生爱心捐赠活动,募集的各类图书、日用品和冬衣,免费捐赠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河海大学“爱心超市”成立3年来,吸收了3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工俭学,用经营所得资助了千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江南大学今年共录取少数民族新生324名,学校专门安排部分少数民族志愿者参与接待。在各食堂设立民族窗口,开放专门民族食堂,并在“绿色通道”中优先考虑,做到资助帮扶政策全面覆盖少数民族学生并实施政策倾斜。华中师范大学今年推行“三个一”工程,即一次性“绿色通道”手续、一份爱心助学包、一套成才规划导航。一份200余元的爱心助学包囊括各类生活必需品,300元的临时困难补助解决入学初期的经济负担,成才规划导航为学生救助提供便利。西南大学为应对物价上涨,给予家庭经济困难新生临时困难补助及菜金补贴,受助学生最多可领到1000元补助。
开展诚信教育,加强科学引导。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为其提供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及特困补助等帮助。西南交通大学不断加强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诚信教育工作,逐步形成了以“携手诚信、相伴成功”为核心的诚信课程体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设立了旨在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困难、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校内无息贷款,并明确规定,只要能够在毕业前按时偿还,即可享受10%的减免。长安大学坚持“资助育人”,始终把“扶贫与扶志”相结合,通过奖励与资助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与自立意识,在学校中积极开展“教育型资助”,增强学生对党的认识、对祖国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同时教育他们花好钱、学好业、做好人、成好才。 (记者 宗河)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