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不甘当“剩男剩女”“90后”忙征婚积极应对

2011-09-19 08:32:15     作者: 童曙泉    来源: 北京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剩女,相亲,1990年
[提要] 在地坛公园举行的周末青年交友联谊会昨天结束。“波波、1990年8月”,“璐璐、1990年10月”……在地坛公园北门的一个广场,1000多名单身青年的信息公布在4大块展板上,“90后”已经崭露峥嵘,甚至一条“sunqingma、1993年10月”的信息显示,这名征婚者的年龄刚接近18岁。

  在地坛公园举行的周末青年交友联谊会昨天结束。两天来,参加相亲活动的近半数年轻人年龄在25岁以下,最小甚至刚接近18岁。面对“大龄潮”的压力,年轻人在感情与婚姻路上也开始积极应对、“未雨绸缪”。

  “波波、1990年8月”,“璐璐、1990年10月”……在地坛公园北门的一个广场,1000多名单身青年的信息公布在4大块展板上,“90后”已经崭露峥嵘,甚至一条“sunqingma、1993年10月”的信息显示,这名征婚者的年龄刚接近18岁。

  由北京青年宫承办的这次“青春有约、幸福绽放”单身青年交友联谊会上,“85后”大量亮相,“1990年”这样的数字更是显得非常扎眼。记者浏览了一下展板,资料显示大约有一半人的年龄在25岁以下,1987年、1988年出生的青年资料,隔几个名单就会出现一两个,“低龄”的女孩数量略微多于男孩。

  浏览名录,28岁的仇小姐不禁倍感压力:这么多20岁上下的“孩子”来相亲,自己竞争遇到的挑战很大。一名母亲替32岁的女儿来寻摸,边看边连连摇头。

  记者在现场没有见到那名最低龄征婚者。主办方工作人员表示,这些资料都是根据报名情况发布的,并非刻意多安排23岁左右的青年参加。年龄结构的变化,确实反映了年轻人对待婚恋更加积极。

  “其实不是很急,刚参加工作呢。”一名1988年出生的女孩,和自己1989年出生的闺蜜一起参加了这次联谊活动,“但也不能放松了,遇到合适的、互相心动的就赶紧结婚。妈妈也催呢。”她的闺蜜在现场设立的专家咨询台前,特意做了一份测试题,看看自己是否做好了结婚的准备。做完测试后,她坦言,现在经常说到“剩男”、“剩女”,还是让人觉得有压力的,希望能“什么年纪做什么事,别耽误了”。

  随机找到几张略显稚嫩的面孔采访,可以发现,和抱着“积攒恋爱经验”的“90后”相比,不少参加相亲活动的二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显得更认真一些——他们身边就有30余岁的大龄未婚青年。之所以早早选择“相亲”这种传统形式,大多数是因为“感觉自己生活圈子太小”、“参加各种活动较少”,心中生出一定危机感。

  对20岁刚出头的年轻人参加相亲会这一现象,现场的3名婚姻家庭咨询师表现得都很淡定。她们都表示,这是个人选择的自由,也恰恰说明了更年青一代的自主性和务实精神。

  “‘剩下’的大龄并非不优秀,而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不会、不敢去选择。”心理咨询师刘春枝说,“过于重视物质的社会环境,导向年轻人陷入从众攀比心理。”

  几名咨询师表示,“低龄”年轻人主动应对“剩下”的问题,是其对婚姻家庭发出的积极信号,说明他们对婚姻和家庭的回归感开始增强。他们建议,学校、单位,特别是家长应当加强对孩子的婚姻家庭观进行健康的引导,树立家庭责任感。此外,年轻人应平衡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并多参加运动、公益等各类社交、社会活动,积极扩大生活圈子而非“宅”在家中。(记者 童曙泉)

system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