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中山大学与法国高校合作培养民用核工业高端人才

2011-09-14 21:44:58     作者: 张建华    来源: 新华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培养模式,高校,高端人才
[提要] 经教育部批准,由中山大学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合作共建的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14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挂牌成立。该合作项目将充分借鉴法国核工程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经验,为中国培养核工程领域的实用型高端专业人才。

  新华网广州9月14日电(记者 张建华)经教育部批准,由中山大学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合作共建的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14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挂牌成立。该合作项目将充分借鉴法国核工程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经验,为中国培养核工程领域的实用型高端专业人才。

  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在揭牌仪式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合作办学,充分吸收法国工程师教育的成功经验,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相结合,探索出国际化精英教育的新路子,力争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民用核工业领域高端人才培养体系。”

  法国国务部长及外交和欧洲事务部长阿兰·朱佩在致辞中表示,合作项目把中国名牌大学和法国式优质培养模式结合起来,把高校和企业联合起来,这象征着法中在科技和大学校际合作方面的活力,也象征着两国对发展核能的重视。

  此次与中山大学开展合作的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成员包括:法国格勒诺布尔国立综合理工学院、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国立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法国国立南特高等矿业学院、法国国立蒙彼利埃高等化学学院、法国国立巴黎高等化学学院等五所工程师学校,它们在各自的教学科研和产业实力上均为法国的领头羊。

  法国两大核电企业——法国电力公司和阿海珐是目前该项目的主要资金提供方,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等机构亦承诺在学生的实习就业等方面提供支持。

  根据项目培养计划,该学院的完整课程将分六个学年完成,分别为三年的预科阶段和三年的工程师教育阶段。预科阶段的专业主干课将完全采用法国讨论式教学模式,每门课程都由法方教授组成教学团队。工程师教育阶段的专业课程将按照法国工程师的培养模式,由法国方面派遣相关教师及中法相关企业的行业专家讲授。学生将在中法两国相关科研机构或企业实习。

  2010年7月,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正式对外招收了第一届学生。教学工作已按计划开展。首届招生中,学院共招收新生99人。2011年第二届招生,学院共招收新生100人。

system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