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新生如何适应大一生活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2011-09-06 11:08:46     作者:    来源: 光明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大一新生,教材用书,大学课
[提要] 开学了,带着希冀与梦想,又一批新生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开始了新的人生征程。“走进大学这个人才的聚集地,大一新生若依旧沉醉在过去的光环中不能自拔,很容易迷失前进的方向。

  开学了,带着希冀与梦想,又一批新生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开始了新的人生征程。

  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未知的生活,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当初的新奇、兴奋、愉快、荣耀逐渐消退,焦虑、受挫、担忧、混乱接踵而来,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大一新生跳过“龙门”后,依然需要迎接新挑战。

  筑就“心理”安全长城

  “来到大学想学些什么?怎样使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而充实?大学毕业后能干些什么?”每年开学,河南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邵强都会提醒新生们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在中学,学生目光放在刻苦学习上;在大学,他需要向社会、生活、历史、未来等各方面放眼展望,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树立起适宜的奋斗目标。”

  邵强说:“大学以前,学生们的目标普遍比较明确——高考,进了大学后发现目标突然消失了,于是开始迷茫,导致心理落差,这是新生入学后最常见的问题之一。”由于匆忙应对角色转换的不适应,压力过大或过分放松的表现在新生中比较普遍。怎样以理性的思考和清醒的意识在心态调整中实现“华丽转身”呢?接受自我、超越自我、迎接挑战,筑就心理“安全长城”,是大一新生要过的第一关。

  走进大学,很多人惊呼,大学生活与自己的想象并不完全合拍,有的专业甚至比高三压力还大。大学里的竞争,不再仅仅是学习成绩,眼界学识、文体特长、社交能力、组织才干等都成了重要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很容易看到自己的弱点,为此,一定要给自己重新定位,正视差距,重建自信。自信而不自傲,自强而不自卑,从一点一滴中把握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走进大学这个人才的聚集地,大一新生若依旧沉醉在过去的光环中不能自拔,很容易迷失前进的方向。每年都有部分同学高考成绩非常好,然而在大学里成绩一落千丈,逐渐自暴自弃,有的甚至出现心理疾病。”河南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潘子彦老师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他们对新的环境、人际关系、学习模式、生活方式的不适应,从而导致心态失衡、萎靡不振,无法集中精力学习,行为较孤僻。”此外,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感情变化、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都会引发大学生们的心理问题。所以,扬长避短,找准前进方向,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让攀登成为一种人生的姿态,在和谐、快乐、奋发中度过这一最美好的时光就显得尤为重要。

system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