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05 14:53:31 我要评论
羊城 来源: 羊城晚报9月1日,北京海特花园小学的开学典礼上摇号产生了各班班长。该校以后将每周摇号,班长轮流当。
中小学里的“干部热”是中国大陆特有的一道风景。“官本位”的传统和现实是其中一个原因,入团、入党、升学干部加分或优先的恶劣做法和少子女化导致的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社会风气又进一步火上浇油。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当上班、团干部,家长们请客送礼求老师“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老师们笑纳或拒绝之余也不堪其扰。结果是中小学里的班干部也像国家公务员一样不断膨胀。而每一个孩子都当上干部以后,水涨船高,一般干部在家长和学生心目中就不再是干部,只有“领导干部”才被认为是干部,这只能使“为子求官”之风变本加厉。
“班长轮流当”国外早已有之,国内的实践报道过的也不是第一次了。我想当然地认为这一改革收效甚微是因为班主任老师和富贵家长们的利益驱使。但是看到网友跟帖,才发现认识误区还是存在的:很多网友认为选择当班长还是要靠公平竞争,还是应该选择品学兼优、有协调能力、愿意并且能够为大家办事的学生当。
我坚决主张义务教育阶段班长轮流当,并抽签或摇号决定顺序,这样每学年差不多每个孩子都可以当一周时间的班长。
义务教育阶段的所谓班长,其实能够自己决定的事情很少,“权力”很小,基本上都是执行老师的决定,对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大不了老师自己多费些精力指导,或者帮助他(她)选择一些得力助手,应该是每个孩子都能胜任的。
简单的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也不只有政治家、企业家、经理和高级公务员才需要。可以说任何人都需要一点这方面的能力。当当班长,不但对此能够有所锻炼,对于不自信的学生可以通过老师和助手帮助他(她)当好班长来提高其自信心。每一个孩子都轮流当一周时间的班长,每一个孩子都短期“做官”、长期“做民”,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群众立场。
义务教育的本质是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如果我们认为“做官”是锻炼,为什么只让一部分孩子锻炼?如果我们认为“做官”是负担,为什么这些负担只落到一部分孩子头上而不是公平分担?还有什么办法比抽签或摇号决定顺序的轮流“做官”更公平吗?
即使是成人社会,也不是什么“公仆”都需要选举产生?选举要事先制定规则,遵守严格的程序,费时费力,即便在西方法治国家也只有专职的行政首脑和议员才是选举产生的,其他专职公务人员或任命产生,或考试产生,而偶然为公众服务的陪审员则抽签或摇号随机产生。无报酬的劳务应该公平分担或自愿承担,这条规则我觉得也适用于孩子。
班长轮流当与选举班长相比,可以更公平地分配劳务负担,也更公平地给与每个孩子同等的锻炼机会,还能避免少数孩子不断连选连任远离群众立场和养成不当官难受的心理。班长轮流当与选举班长相比,可以避免通过贿赂教师取得候选人资格和以不正当手段拉选票等恶习的养成。
绝大多数教师不是选举专家,很难事先制定公平的选举规则。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又必须依赖作为成年人的教师的指导,同时欠缺对教师不公正或疏忽行为的监督能力。这两个原因结合起来,使得义务教育阶段的班干部选举其实称不上真正的选举,不过是教师操纵下的选举实习而已。最通常的做法,就是教师提出8到10个候选人让学生从中选7个之类。正是这种假选举吸引家长们对教师请客送礼。
竞争是人的天性之一,大可不必担心考试成绩不张榜、班干部不选举学生就失去了上进心。其实课堂上回答问题和运动场上的表现,处处都在竞争。谁的班长当得好,谁的班长当得不好,也不是不可以搞一个合格评估。不合格的或可下轮优先当班长一周,以恢复其自信。(作者系知名北京学者) ■杨支柱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