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01 17:17:31 我要评论
孟昭丽 巫奕龙 来源: 新华网新华网福州9月1日电(记者 孟昭丽 巫奕龙)台风暴雨天,最让福建平和县崎岭乡溪头小学校长曾春生揪心。山高坡陡,山路弯弯,山道泥泞,山洪肆虐。当山村教师35年,他坚持护送孩子们上学、回家。
35年,他有许多机会离开,但他选择坚守。个中原因,他只淡淡一笑——“人生的价值不一样。”
溪头小学坐落于闽南最高峰大芹山麓,离平和县城50多公里。“破烂不堪的宗祠当教室,坑坑洼洼的黄泥地面,几十张歪歪斜斜的课桌,一块自制斑驳陆离的黑板。”35年前,高中毕业回乡的他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始了教师生涯。
溪头小学地处偏远,条件艰苦,校长、教师走马灯似的换。现就读福建师范大学的赖苏华回忆道,“我1998年读小学的时候,校舍是木瓦房,桌椅许多是破的,没有完整的窗户,冬天上课冷风刺骨,中午只能吃自带的冰冷饭菜。”
与办学条件一起滑坡的,是办学质量。上世纪90年代后期,溪头村的孩子开始外出就读;1999年7月,溪头小学因围墙倒塌、教室破烂存安全隐患而被要求整改,学校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2000年9月,原先只想一心教书的曾春生临危受命任校长。上任伊始,他就召开全村家长会,恳请村干部、外出乡贤和村民出谋划策,出钱出力,保住学校。“村里的孩子们如果没有知识,甚至连个打工的机会都没有,当时我就痛下决心,一定要把学校撑起来。”
为拯救学校,曾春生烧了“三把火”:利用捐资修缮校舍;设立奖助学金,鼓励教师安心教书并奖励优秀学生;加强内部管理,建章立制。在县教育局的牵头下,溪头小学和县实验小学“手拉手”,城乡教师互相交流经验,共享教学资源,城乡学生一对一帮扶。从未放弃教学的曾春生也苦心钻研,摸索出了一套针对山区孩子的教学模式--“以大带小、动静搭配”,激励害羞的孩子,活跃沉寂的课堂。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