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幼儿园新入学男宝宝爆棚 女宝宝家长很纠结

2011-09-01 08:07:38     作者:    来源: 扬子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男宝宝,爆棚,男女生
[提要] 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新生儿性别比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上升,“男宝宝”猛增的现象在2007年和2008年特别明显,而2008年后也出现了回落的现象。白下区:交警二大队副大队长罗盛平介绍说,辖区白下路、中山南路、游府西街将会出现拥堵。

  新现象男孩多了

  幼儿园一个班7个女孩21个男孩 跳拉手舞男宝宝找不到舞伴

  一些幼儿园新入学的男宝宝爆棚,女宝宝家长很纠结

  “我们班上26个宝宝有17个都是男孩!”“我们班玩‘扮家家’游戏,女生不够分,男生只能装妈妈喂奶!”“男孩这么多,我家女儿会不会容易受伤啊?”昨天是幼儿园报到的日子,一些小班新生家长发现了一个现象:今年的男孩特别多!记者调查发现,今年入园的宝宝主要是金猪宝宝和奥运宝宝,而根据数据,2007年和2008年不仅是新生儿出生的高峰期,而且也是男宝宝猛增最为集中的时期。大量男宝宝入园,会带来哪些影响? 

  开学变化

  报到时,班里大多是男宝宝

  昨天,家住城西的吴女士领着女儿到家门口的一家公办幼儿园报名,来到报名点排队,吴女士和老公吓了一跳,怎么男孩这一队比女孩多了一倍还多?交完学费,来到班级开会,家长们碰面一交流,手里牵着的大多是男宝宝。“这个班女孩都跑哪去了?”不少家长很奇怪。

  家长们一打听,原来吴女士女儿班上共有26个宝宝,但男宝宝占了大半壁江山,多达17个,而女宝宝只有9个人。孩子们坐下来,男宝宝几乎对女宝宝形成了一个包围圈。据了解,在吴女士女儿上的这所幼儿园,一共有3个小托班,每个班女宝宝的数量比男宝宝少好几个。而小班的情况大同小异,其中一个班有30个宝宝,男宝宝18个,女宝宝12个。无独有偶,一位家住奥体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儿子上的是家门口的一所民办幼儿园,在儿子的班里有21个男宝宝,只有7个女宝宝。

  数据分析

  金猪宝宝和奥运宝宝“男多女少”

  记者昨日从相关单位了解到,2007年,南京市出生的男宝宝和女宝宝性别比是111.7:100,2008年,这个比例上升至113.24:100,可见男宝宝的数量比女宝宝多出不少,而今年入托、入园的新生大部分都是2007年的“金猪宝宝”和2008年的“奥运宝宝”,这就不难理解幼儿园新生开学男宝宝“爆棚”的原因。

  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新生儿性别比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上升,“男宝宝”猛增的现象在2007年和2008年特别明显,而2008年后也出现了回落的现象。例如2009年,新生男宝宝和女宝宝出生数量基本平衡,比例是102.75:100,2010年略有上浮,比例是108.95:100。专家介绍,新生儿男孩和女孩之比基本在103~107:100之间摆动。据全国人口抽样调查反馈数据显示,江苏新生儿性别比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上升,2007年已达到117.47:100,南京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尽管如此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且与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趋势相一致。

  (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

  2010 118.08:100

  2000 116.9:100

  1990 113.3:100

  1982 108.5:100

  家长担心

  男宝宝多,家长担心女宝宝受欺负

  记者采访中发现,班上男孩多,不少女孩子的家长担心起安全来。“男孩子多,活动量就多,很容易发生碰撞。我家是女孩子,性格又偏弱,肯定要吃亏。”一名女孩家长担心地说。另一位女孩的家长告诉记者,因为班里女孩少男孩多,她曾跟园长商量要换班级,没想到园长答复说:每个班都是这样,最近一直比例失调,分班很难弄。不过男宝宝家长也有担心,女孩子少,老师会不会对乖巧听话的女孩更宠爱。“男孩多,老师也难管,我担心老师对男孩的态度会比较严厉。”

  玩“扮家家”,“爸爸”太多“妈妈”太少

  对于男女比例问题,家长们纠结的还有幼儿园的教学安排。“男孩女孩角色不一样,我听一位家长说,他孩子上小班时有一次学校开放日,老师带着孩子玩‘扮家家’游戏。结果‘爸爸’太多了,搭档的‘妈妈’太少,有几个男孩就抱起了‘娃娃’熟练地喂着奶。当时家长们哄堂大笑。”对此,另一位中班的家长也告诉记者,儿子上小班时,班上有30个宝宝,只有13个女宝宝,老师教的拉手舞本该男女宝宝搭配来跳,结果挑选舞伴时儿子跑慢了,只能和男宝宝一起跳。“我们躲在栅栏外偷偷看到这种情形,心里不是滋味。”

system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