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课堂 济南中学把课堂搬进佛慧山

2018-04-27 17:55: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济南讯 返璞归真,亲近自然,是当代中学生的渴望与需求。4月20日,济南中学依托佛慧山丰富的资源优势,巧妙地利用地域特色,因地教育,把初三直升班学生课堂搬进大山里,把石头搬进课堂里,让孩子走近佛慧山,静听花开,发现自然之美,以此来培养学生认知自然的能力和学习乐趣,实现了学生乐学的需要。

  一大早,济南中学初三直升班全体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徒步五公里踏上了“佛慧山”生态地质研学与拉练之旅。为保证安全和协调组织,校长崔宝山临行前作动员讲话,教务处主任郭福祥、团委书记石学业带队,选派了语文组王慧、郭燕妮、李学明老师,生物组霍雁翎老师,地理组李晓云、张海龙、吴欣颖、王冉冉、崔娜娜老师,历史组高丁国老师等多学科教师担任学生的讲解导师,从佛慧山的历史、文化、经济、环境等方面开展课题研究,带领学生们对山里的植物、古迹、岩石及动物、昆虫进行观察,制定了一套整体成熟的特色教育课程。

  同学们一路徒步到达佛慧山脚下,沿着开元遗风线路登行。途中,张海龙、霍雁翎、高丁国等老师边走边讲,将地形地貌、植被花草、历史兴衰等知识融入了研学过程中。王慧、郭燕妮、李学明三位老师还组织同学们展开了诗歌朗诵、飞花令等多彩的诗词活动。

  “花草藏于温室则不堪风雨,少年囿于围墙则难当大任。佛慧山研学活动,说是一次游玩,但当我真正经历了之后,不如说是一次体验。是去探索、去发现、去思考、去感悟。在这里,我看到了沉积岩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最终固结成岩后的样子。看到了自然界中的各种植物:金银花、樱花、枣树,还有令我印象最深的青蒿草等等。看到了唐代的佛教圣地——开元寺遗址以及山顶上的大佛头。今天我挑战了体力的极限,在自然中收获了知识,感知了各学科的魅力。累并快乐着!”学生李佳欣在自己的日记本上留下了这样的感言。

  “今天的研学活动不仅增长了孩子们的学识,还锻炼了孩子们的体魄,培养了孩子们坚强的意志,友爱互助的品德。孩子们收获满满。”李知寒同学的妈妈班级QQ群看到孩子们的优异表现后激动地的留言。

  参加活动的高二年级主任张海龙对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满意,他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表了这样的感慨:“今天初高中直升班研学活动非常顺利且成功,往返路上,孩子们通过诗词接龙、成语接龙等形式丰富研学内容。在佛慧山线路上,老师们的精彩讲解让孩子们真正实现了研学。孩子们的朗诵比赛、飞花令、主题诗词竞赛精彩纷呈,还有多首原创诗歌。午餐时间孩子们围坐一圈,欢声笑语不断。直升班,真棒!作为老师,为你们自豪!”

  研学期间,同学们还来到山东省方志馆游学。方志馆的讲解员为同学们详细讲述了山东省方志馆的发展史、方志馆如何开展编纂与研究工作等内容,同学们还有幸看到了明朝时期的山东地图和清朝时期济南的省城街巷全图,欣赏了方志馆制作的山东历史文化名人动画片。团委书记石学业还组织了团员宣誓仪式,让全体团员的誓言回荡流淌在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参观之后,全体师生在方志馆题字留念。

  4月23日,经过深入研学和周末的休整,直升班的同学们进行了全面的研学汇报。同学们的汇报,不仅包含所学所思,更有所感所想,为此次研学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

  成长是一场盛大的行走,行走,让远方的景和学生们真正联结,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事一物,皆教育。最好的课堂在路上,研学旅行不是游山玩水,而是课堂的延伸,更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方式。济南中学此次研学之旅,让孩子们触摸到真实的世界,看到更加生动的自然,体验过的生活记忆更深,同学们且行且思,有学有感,边言边悟,走出了一条真正的研学之路,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身体,磨练了意志。(通讯员 郑佐文 张海龙 郭燕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金淼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