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济南3月28日讯(通讯员:李文东)“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一个热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了当前教育教学的重点。因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课本知识,更是为了教化育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人。核心素养,已然成为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此次培训,历城区小学品生品社学科教研员朱晓燕老师《建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报告向老师们传达了教育最前沿的信息,即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这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它具体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有助于实现从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为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的转型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在信息技术时代,教师如果还是翻着教材,看着教学参考书,然后挑灯备课,坚持“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黒板一本书”的课堂教学方式,恐怕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甚至无法在当今的学校生存下去了。当代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需要有网络技术背景下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信息社会的基础教育,具有教育社会化、学习生活化的特征,学生学习需要有针对性、个性化、差异性和实效性,这都要求教师改变故步自封的状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不断学习,相应的增强信息技术处理应用的能力,微课程制作的能力等等。为此历城区品生品社“骨干教师团队”的老师们分享了他们在“技术改变教学”方面的尝试和摸索到的经验:李文东老师介绍了“PDF文档的编辑与修改”,于承秀和李翠丽老师则介绍了“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方面的相关内容。通过他们的展示以期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使更多的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给课堂注入更大的活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金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