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学校动态 >职业院校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深化“三维联动”大思政育人体系 助力培育高技能人才

2025

/ 03/19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手机查看

  大众网记者杨涛 报道

  近年来,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以“三维联动”为核心抓手,通过打破传统思政教育壁垒,创新“思政+专业+产业”育人路径,将丝绸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工匠精神等元素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有效破解了职业教育中思政教育针对不足、协同不强、实践薄弱等难题,为新时代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山轻工模式”,助力培养更多德技并修、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思政课改革创新:打造“轻言”宣讲育人品牌

  学校以“轻言”宣讲育人品牌为引领,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通过打造青年化、轻工化的话语体系,将党的创新理论与专业特色和职教实践相融合,让思政课焕发时代光彩,成为培养工匠精神、厚植家国情怀、赋能技能报国的育人主阵地。强化“三级”宣讲队伍建设。构建“党委讲师团领航铸魂、思政教师宣讲团深耕课堂、学生宣讲团朋辈浸润”三级梯队,融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化传承、青春表达于一体,实现宣讲“顶天立地”“润物有声”,教师宣讲团成员多次在省、市级理论宣讲大赛中获奖,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映山红”学生宣讲团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沂蒙精神志愿宣讲团。实施“青马宣讲骨干孵化计划”,联动淄博市委党校共建培训基地,聘请全国劳模、非遗传承人担任特聘导师,开发“齐文化+工匠精神”特色宣讲课程库,年均培训宣讲员600余人次。打造“师生同台”宣讲阵地。以“共研共讲共践”为核心,以升国旗仪式为核心阵地,以清明节、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构建“师生共备一堂课、同讲一主题、齐展一成果”的宣讲格局。校领导引领政治高度,思政教师、辅导员教师延展理论深度,学生诠释青春视角,年均举办师生联合宣讲50余场,实现“以师育生、以生促师”的双向赋能。探索“沉浸式”宣讲模式。以“场景革命+专业赋能+情感共鸣”为理念,打造“视听说触悟”立体化宣讲空间。建成VR思政教育中心,开发虚拟仿真课程,增加学生的体验感;创新开设“马扎上的思政课”,将思政课开到新生军训场上,师生围坐一起交流畅谈;将非遗草木染技艺带进社区,在动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发《走进淄博特色文化》,让地域特色文化在学生心中扎根;线上设立“小青说”云宣讲平台,将党的创新理论及时推送到每个学生身边。

  二、课程思政提质增效:构建“专业+思政”双螺旋体系

  学校制定落实《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建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和课程思政工作研究专门委员会,不断完善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知-化-行-为”教育教学体系,分类推进、持续做好课程思政工作。探索“一专一品”课程思政建设路径。通过“每个专业打造一个品牌课程”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深度融入专业教学,构建特色化课程育人体系,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如艺术设计类专业开展“非遗技艺与传统文化传承”项目化教学,开发“青悠坊”、“丝之韵”等文创品牌;商贸类专业开发“电商助农”实战案例库,对接淄博乡村振兴战略等。实施“一课一案例”工程。建立“丝绸文化+非遗文化+齐文化+红色文化+工匠精神”的“五元”特色资源库,充分发挥丝绸文化研究中心、齐文化研究中心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作用,深入挖掘各类资源,结合课程特色,建设了一批融入“五元”元素的课程示范课。2024年课程思政研课会获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3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染缬》入选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实施“二三一”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建立“双师协同”教学机制,聘请鲁泰纺织、周村烧饼等合作企业的劳模、技术能手等担任“产业导师”;落实思政课教师“三联系”办法,实施“专业课教师+思政教师+辅导员”联合备课制度;定期邀请行业专家举办“时尚·月讲堂”系列讲座,拓展学生的社会视野、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

  三、日常思政守正创新:构建“浸润式”育人场域

  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优化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进一步补充育人团队力量。坚持思政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有机统一,全面整合校内、校际、校企育人元素,完善由党务干部、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师等构成的思政育人核心团队,创新融入公寓管理员、图书管理员、安全保卫员等“八大员”育人队伍,构建全员育人新机制。进一步完善综合育人体系,坚持“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的理念,深化“三四五”心理育人机制,实施“轻青领航、轻青强基、轻青筑梦、轻青守护、轻青服务”五大行动,“线下”做实做细“轻听”系列育人活动,“线上”充分发挥AI+“阳光小青”平台育人功能,打造“一站式”社区育人共同体,及时调整思政教育重点,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拓展实践育人平台。统筹城乡、企业、博物馆等各类资源,推进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一体联动,通过组织开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技能成才,强国有我”教育等活动,把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变为思政工作“活教材”,在实践中奉献社会增加价值认同,“E农计划”项目荣获第六届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轻青助农实践团”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青春笃行”计划全国示范团队,守艺淄博项目荣获第五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责编:张明明


审签:路时川

责编:张明明


审签:路时川

热点推荐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