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刘佳琦 通讯员王晓萌 报道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主动登台”,聚焦学悟“双向奔赴”,知行“有机统一”,供需“精确匹配”,打造“理论深度+实践温度”“问题检视+靶向发力”“成果转化+改革赋能”的“三结合工作法”,力破工作“形式圈”“观念圈”“局限圈”,环环相扣推进师生思想共鸣、专业创新发展、业务协同联动。
讲“理论深度”也讲“实践温度”
打破思想教育“形式圈”,实现学悟双向奔赴
“真没有想到,有一天竟然可以在‘理论学习’的课堂上吃到冰淇淋!”在烟台市欣和食育体验馆内,24级入党积极分子们激动的说道。这是一堂关于“文化与创新”的课程,包括酿味之旅、结识酿味者、美食制作、厂区参观等多个环节。学院党总支书记王绍燕带领全体辅导员及40余名学生,感受味蕾的盛宴的同时,进行了一场从农作物的种植、生产加工到餐桌上美食体验的“跨界探索”。
建筑学院将理论教育作为学生思想锤炼与理论武装的重要途径,推进实施了“红色题材”与“生活场景”灵活切换的“双阵地”育人模式。
一是优选红色主题,建好教育阵地,用“小切口”讲透“大道理”。深入挖掘党的创新理论,开展主题班会13次、青年大学习9期。精选红色教育资源,打造了“胶东红色文化陈列馆”等3个现场教学点。选拔“先锋宣讲队”,参与团课、党课素材录制8份。组建线上“十分钟微党课”栏目,围绕新思想解读、新政策阐释、新成就展示推送文章7篇。设置“每月理论课堂”,围绕关键词,先后联合元亨工程咨询集团、烟台交警第五大队等机构开展“明晰就业路,强国勇担当”“青春之路,与‘法’同行”等“主题课堂”9个。
二是打造互动场景,建好实践阵地,变“旁观者”为“参与者”。将理论课堂嵌入到公寓社区、田间村庄、工厂车间,通过实地走访、VR体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享等方式,组织了“读一篇党史故事”“寻一个历史现场”“找一份红色记忆”“讲一位身边榜样”“学一样技能特长”系列活动,累计参与人数200余人。拓展精准化、差异化、互动化的“宣讲+”教育模式,通过“宣讲+文艺”“宣讲+体育”“宣讲+服务”等方式,分层分类精心编制“菜单”8份,供学生“点餐”参与。开展学生一站式社区手势舞大赛、525击掌时刻等活动15项,打造了甲行天下传统文化墙绘、室内空气检测者等服务项目20余个。
重 “问题检视” 也重 “靶向发力”
冲破专业发展“观念圈”,实现知行有机统一
“听说过无人驾驶、无人商店,今天竟然上了一节‘无人课堂’……”在智能建造实训中心,学生们津津乐道的盯着屏幕等待曾畅想的“云施工”的实现。这堂课,由企业“师傅”通过远程桌面分享演示智慧建造协同管理平台的运行,课上设计的综合性项目,要求学生使用软件进行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大家可以随时提问和讨论,现场井然有序,气氛热烈。
此项课堂革命的顺利推进,得益于学院“模块构建+集成联动”的工作思路。学院注重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明短板、找方向、理方法,依托薄弱工作模块逐一梳理问题清单,科学寻求改进举措,联动集成行业发展路径,围绕“三个优化”,建立“三项机制”,力破专业发展桎梏。
一是聚焦课堂优化。建筑设计专业教研室聚焦“智慧课堂”,探索运行了集场景布局、区域设计、功能划分、资源分配为一体的智慧建造协同管理平台。该平台基于BIM、AIOT等技术,实现了工程项目全过程一体化的管控,将学生心心念念的“云施工”搬进课堂。
二是聚焦课程优化。建筑装饰专业以“提升课程内涵建设”与“学科交叉创新举措”为主题,组织集体备课活动4次,精品课程展示分享会2次,选派2名教师进行“赴岗研学”。以完善课程设置为基础点,以创新教学模式为赋能点、以持续跟踪问效为落脚点,构建了优质课程打造的“立体矩阵”。
三是聚焦专业优化。智能建造专业进行专业全要素改造升级,提炼专业发展内涵及特色,锚定粮食文化、智能建造的行业前沿,广泛邀请企业专家、教科研人员、毕业代表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全面提升建筑行业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抓 “成果转化” 也抓 “改革赋能”
突破协同联动“局限圈”,实现供需精确匹配
“改革没有局外人、旁观者。我们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深耕校企合作转型升级,持续走好特色发展之路。”学校党委副书记张越在学院举行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师生学习研讨会上,针对学习成果的巩固拓展,提出了要求。
学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效为目标,以专业数字化转型为导向,以政行企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抓手,通过“点单式”导向和“送单式”服务,构建规范高效、畅通循环的“供需链”,打造“双融双促”的“商务建筑合作模式”,为深化校企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同业同兴的新型合作关系,做出全新尝试。
一是“点单式”导向,聚焦需求链的“新”与“旧”。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岗位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陆续与烟台杭萧钢构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飞龙集团等多家建筑行业头部企业建立构建联合教育平台,先后成立装配式建筑方向校企合作班2个、现场工程师班6个。成立烟建集团“校中厂”、烟台华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校内分公司,在校园内完成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实现了专业链与产业链的耦合。学院牵头成立“中国-东盟建筑职业教育联盟”和烟台市装配式钢结构产教融合共同体,当选全国装配式建筑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和全国装配式智能建造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与各共同体单位在人才培养、师资互聘、专业改造与升级、技术攻关等方面加强深度交流与战略合作。
二是“送单式”服务,深研供应链的“破”与“立”。围绕服务保障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等山东省重大决策部署,与企业组建“社会调研队”,向烟台市政府提交农村养老居住环境的改善、高校“海绵校园”绿地优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资源再生利用等主题的调研成果7份。依托“校企名师工作室”,通过资源联通、研训联动、方式联创和项目联育,提升专业教师的技术水平和企业员工的科研能力。将教师党支部建到“校企业务攻坚组”,共同为课题攻关、科研转换等方面赋能。推行“学院教育资源+企业技术创新”的技能大赛“双辅导”机制,提升“BIM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创新与应用,学院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水利赛道水利工程BIM建模与应用赛项国赛中斩获金奖,这是继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后,学院摘得的又一项重量级桂冠,是对学院创新校企合作机制的有效检验。
责编:王学涛
审签:路时川
责编:王学涛
审签:路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