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陈新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课堂
大众网济南·海报新闻5月7日讯(记者 张子慧 吕磊)在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有这样一群学生们,他们为文物断症诊病,当起了文物修复与保护的“美容师”,凭借一双巧手修复时光碎片,复活文物生命,那些像伤疤般丑陋的裂纹和残缺,经过除锈、补缺等一系列妙手修复,便能化腐朽为新生,再次绽放光彩。
走进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课堂,每个修复台上都摆放着打磨、抛光、注塑等各式各样的仪器,学生们坐在修复台前,手拿瓷器、陶器等破碎的文物,时而除锈,时而打磨,时而测量破损部位的尺寸,为文物修复前期工作做足了准备。
学生坐在打磨台前
修复的过程需要反反复复的实践与操作
文物修复历来都是师父传徒弟的手艺活,技艺世代传承,像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这样开展大规模学科式教学的学院并不多见。面对一个相对冷门和陌生的专业,学院想到的办法是“走出去,请进来”,一方面选派部分教师赴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京艺术学院进修学习,打造结构合理、能把握行业发展方向、具有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另一方面将行业企业内的专家、教授、能工巧匠请进课堂,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杨柳作为莱芜职业技术的外聘教授之一,他既在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任职,同时也为莱职的学生们传授文物修复技巧,这一周便是杨教授在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集中授课的时间。
除此之外,学院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北京嘉元文博科技有限公司等十几家单位缔结了扎实巩固的合作关系,建立了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省博物馆等16家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可靠保障。加强校校交流与校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慢工出细活
做历史的医生,就要触摸历史的脉搏。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文物修复是一个比较枯燥乏味的专业,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从碎片马上复原的状态,修复的过程需要反反复复的实践与操作,慢工出细活,这就要求学生静心、细心、耐心、多动手、善思考、勤实践,不断地打磨、除锈、补缺……看似平实甚至枯燥无味的过程,其实需要付出很大的耐性和恒心。但在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学生的眼中,通过自己掌握的修复方法和修复技能将破损的文物进行修复并达到美观的过程,是很有意思,也是很值得自豪的一件事情。
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和修复技能,学院在开足开全必修和选修课程前提下,突出文物修复技能课程和特色课程,尤其是结合山东地方文化开设了木雕、内画课程,这在全国独树一帜。专业还建有文物鉴赏、无机质文物修复、纸质文物修复、装裱、木雕制作、内画制作等8个实训室,收集了600多件套文物及艺术品,供学生学习实践。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自2007年在全省高校第一个开设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学科建设,已经形成了18名专职教师和10名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队伍,2017年学院还受邀参与全国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教学标准制定工作,2019年成功入选国家级骨干专业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并牵头制定了山东省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教学标准。随着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学院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如今吸引着全国各地喜爱文物的学生前来求学。
截至目前,学院已累计向社会输送340多名文物修复与保护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很多学生已成长为行业骨干。山东省文物局首批评聘的172名文物修复师中有1/10是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在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省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全国知名文博单位从事文物修复与保护的毕业生多达50多人,尽管他们遍布在全国各地保护修复着不同的历史文物,但他们身上无一不散发着匠人般铁的意志和执着,为文物修复事业默默付出着自己的青春与热情。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陈新
(张澍楠)各省份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陆续出炉,据中新经纬客户端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8省份公布相关数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前三的分别是山东、浙江、河南。中新经纬客户端梳理发现,河南、湖北、浙江、福建、江西、湖南、重庆、四川、云南9省份社会消费品零...[详细]
记者曾金华报道:国家税务总局2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8930亿元,其中新增减税8168亿元,新增社保费降费762亿元,深化增值税改革、个税改革等减税降费政策集中发力,有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详细]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由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担任播音员的广播节目“村上RADIO”的线下活动“村上JAM” 于26日在东京都举办。"日本爵士·萨卡斯管"演奏家渡边贞夫等人也作为嘉宾在现场献艺。[详细]
参考消息网6月27日报道英媒称,美国农业部长桑尼·珀杜在6月25日播出的一个访谈节目中承认,美国农民是特朗普总统对华贸易战的“受害者”。中国曾经是美国逾60%的大豆出口的目的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