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职业学院:做好产教融合文章服务新旧动能转换

2018-04-24 21:48: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满德利 贾勇

  大众网济南4月24日讯(记者 满德利 通讯员 贾勇)4月14日,滨州职业学院迎来2018年单独招生考试。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33个专业均实行校企合作订单选拔培养,包括京博集团、魏桥铝电、中裕集团、华纺股份等骨干企业参与面试、录取全过程,考生入校后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按照“现代学徒制”模式实施培养。这是该院自2011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单独招生工作以来的一次重大改革。

  2015年,首批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评选,滨州职业学院一举中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化工技术两个专业同时入选国家级试点专业。随后,在山东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遴选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口腔医学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控技术四个专业陆续获批。

  这些都得益于该院多年来实施开门开放办学,建立起的校企一体化育人长效机制。尤其是近几年,该院紧紧围绕建设国内一流优质高职院校蓄势发力,产教融合“朋友圈”不断扩大,校企合作紧密度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内涵建设成果、服务平台项目等核心指标持续增长、屡创新高。

  滨州职业学院在不具有地缘优势的黄三角崛起的奥秘在哪?跻身省优质校立项建设单位,在新的站位上又有哪些谋划?

  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发展

  2017年2月,时任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伟对滨州职业学院承担的《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适应性调研报告》作出专门批示,指出:报告调研分析有深度,有很大参考价值。要求省教育厅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听取专题汇报,深入研究全省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更好发展的相关问题与政策建议。

  在调研报告牵头人、滨州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杨光军看来,高职院校就应该坚持“服务、融入、引领”理念,强化与社会需求、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让职业教育“接地气、有人气”,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这既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之道和长久之计,也是滨州职业学院60多年办学传统的真实写照。

  翻阅该院近年来,特别是优质校建设启动以来,交出的答卷让人心生激荡——

  进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布局。黄河三角洲生物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获批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立项,化工、活塞高档数控装备智能制造、护理、“良好船艺”等4个项目获批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立项,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棉花综合试验站落户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产学研结合创新团队、盐碱地植物开发及应用创新团队被授予市“优秀创新团队”称号,开展油莎豆高产优质研发和食品深加工综合开发,年均完成社会培训6万余人次,创收1400万元。

  充分发挥职教智库作用。实施“双联双促”行动,深入县区企业走访调研、了解需求、对接项目,开展技术攻关和员工培训,目前已与10家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进行了对接,选派6优秀专业教师入企挂职锻炼、跟踪服务;与阳信县合作共建,与高新区合作办学;参与地方重大发展策略研究、重大政策制订、地域文化挖掘和文化产业培育,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和参考。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重要论述,为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和工作着力点。‘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制造2025’战略、‘互联网+’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学院向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作为空间。”党委书记杨光军表示,学院将以建设优质高职院校引领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增强学院核心竞争力,服务区域向更好水平更高品质发展。

  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需求

  当前产业融合现象不断涌现、趋势不断增强,这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能力和素质。因此,集聚多个具有内在关联性专业的专业群培养模式更适应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此刻的滨州职业学院正敏锐地把握这一人才需求变化,以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向着打造护理、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航海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五大一流专业群目标强力冲刺。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该院传统优势专业,也是现代学徒制国家级试点专业。该院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面向机械行业智能制造方向,以培养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实施混合所有制办学形式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要抓手,将服务机械制造产业链的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关联专业系统整合、统筹建设,着力提升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技术技能积累、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内涵实力。

  2017年,学院与长春合心集团等企业深度合作,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中德合心国际交流学院,企业选派国内外智能制造专家承担专业核心课和实训课教学,投入建设工业4.0实训中心,安排学生到ABB、库卡等世界知名机器人公司、国内机器人产业联盟成员公司实习就业,共建技术研发团队、合心创客空间,开展行业技术培训、技能等级认证、山东及周边工业自动化市场开发等。

  在建设一流专业群的道路上,并非只有机械工程学院一花独放。护理专业群探索实施“2+1”“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医护职业技能和南丁格尔精神的塑造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群积极搭建产教深度融合平台,不断完善“校企渗透、阶梯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海洋学院与海军空军联合培养定向直招士官生,探索实践“混合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形成航海技术专业校企共育“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则通过实施“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不断拓展提升实训基地数量和层次。

  建立面向市场、优胜劣汰的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培育新兴专业,做强优势专业,做精特色专业,形成专业集群,全国一流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新格局正在该院逐步形成。

  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2018年1月,滨州职业学院可谓宾客迎门,与京博控股等骨干企业签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议,共建订单班22个;与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知名美术家赵先闻将滨州市现代原创美术研究院赠与学院。

  其实,这样的场景在滨州职业学院已屡见不鲜。“我们不是为了签约而签约,而是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真正使专业设置、课程标准、教学组织等与社会需求、职业标准等实现无缝对接,增强服务区域发展的适应性、匹配度和贡献率。”党委书记杨光军说。

  该院牵头成立了由市长任理事长、分管副市长任常务副理事长,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专家学者、行业协会负责人及企业代表为成员的滨州职业学院理事会,各二级学院也相继成立了董事会等校企合作平台,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优质校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引进优质社会资源,与魏桥创业集团、瑞鑫集团共建技术研发中心,与北京蓝墨大数据技术研究院共建移动云教学大数据研究中心。积极探索校政合作新思路,与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共建海洋学院;与省知识产权局、市科技局共建江北第一家高职院校知识产权学院;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全国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院校……形成了政府主导、多方联动、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产教融合办学新格局。

  平台有了,接下来就是完善机制、共建共育。现代学徒制就是该院校企一体化育人的一个重要抓手。

  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规律要求,学院顶层设计、系统探索了“企校联盟、一体育人、学训交替、岗位成才”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模式,与京博集团、魏桥铝电、富海集团、山东开泰集团等骨干企业共建试点合作联盟,实施“校企一体、教师师傅一体、学生学徒一体、教室岗位一体”育人。通过在“学习、实训、实习”交替循环中提升技术技能,在“识岗、融岗、跟岗、顶岗”岗位育人进阶中,促进“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身份转变,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滨州职业学院院长石忠说,“我们围绕‘技术技能+工匠精神’培养目标,设计提出了‘双元、三阶、四体、五统、六要’的‘五维一体’理论框架体系,打造‘契约化合作平台、一体化运行机制、多维化培养体系、实岗化训练模式、融合化标准体系’的‘五化’一体育人实践路径,并建立健全了一套系统完备的教学制度。”

  自2015年开始试点以来,成果已经逐步显现。试点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9.32%、试点企业留用率68.22%、专业对口率98%,合作企业富海集团中三分之一的业务骨干、中层管理人员为试点专业学生。

  “师傅对我非常严格,他的敬业精神、精湛技艺,让我受益很大。”富海班的王振超欣喜地介绍自己的收获。学生无疑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最大的受益者,“这些学生有理论知识做基础,经过短期培训就能与生产实践结合,独立完成工作。”万达集团师傅李晓峰这么评价自己的学生徒弟。尝到了现代学徒制甜头的滨州职业学院,不断扩大试点专业范围,目前大部分专业都开始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收益13000余人。

  集聚英才焕发创新活力

  赵春海博士是该院的一名年轻副教授。入职时,他还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如今不仅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为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而且还获得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连续三年获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主持的“超临界萃取碱蓬黄酮类物质新工艺”项目更是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赵春海的“跨越成长”得益于学院着力开展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不仅为他们提供高水平的教学实验条件,更重要的是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管理服务体制,有效激发创新活力。

  该院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积极推进教师双师素质提升工程、高层次人才引领工程、教师全员培训工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程,聚才聚智聚心,形成了吸引培育人才的强力磁场:校企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11个,组建博士研究中心5个,多名教师获评“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省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团队”等殊荣,在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等技能比武中摘金夺银、屡创佳绩,一大批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崭露头角。

  “紧紧抓住高水平师资队伍这一核心,为培育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持续注入活力”,滨州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刘祥的一番话,道出了打造富有活力的人才高地的秘籍。但他们并没有满足于此,在今年教师招聘工作中,该院围绕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化工、信息产业、能源原材料、海洋经济、现代农业、文化产业、医养健康、旅游产业、现代金融等山东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十大产业,紧锣密鼓地推进人才规划布局。

  如今,随着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和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滨州职业学院已步入服务区域发展的人才智力成果高地。站在新的起点,学院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抢抓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重大工程的历史机遇,聚焦党建主业,聚力内涵建设,全力打造国内一流优质高职院校。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满德利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今年养老金调整进入落地期 上海已出台调整方案

    养老金.jpg

    也就是说,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可以多涨一些,而这一点在上海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中也有体现。为体现对高龄人员的关怀,上海今年继续对企业退休人员中2017年底男满65岁、女满60岁的高龄人员在以上三项的基础上再增加20元。[详细]

    04-24 08-04中国新闻网
  • 大数据“杀熟”调查:越是老顾客越给你优惠越少

    大数据杀熟.jpg

    “经营者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虚假标价并使消费者误解,诱骗消费者做出购买选择的做法,显然背离公平诚信的价值原则,涉嫌‘价格欺诈’。如何在商家的大数据精准营销与网络消费者的个体权益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是当下需要研究的课题。[详细]

    04-24 08-04人民日报
  • 以色列官员:以许诺帮首批10国将使馆搬至耶路撒冷

    据俄罗斯卫星网25日报道,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化遗产事物及环境保护部部长泽埃夫·艾尔金表示,以色列政府正在制定有关帮助首批10个国家希望将其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移到耶路撒冷的解决方案。摄美国和危地马拉已作出迁移大使馆的决定,洪都拉斯和罗马尼亚也对类似的计...[详细]

    04-25 10-04中国新闻网
  • 外国网友憧憬雄安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模范之城

    日前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正式批复,并于4月21日全文发布。雄安新区自去年4月1日“横空出世”以来,便一直受到国际舆论的关注,此次“纲要”的发布,则将外国网友们对雄安的热情推向了新一轮高潮。[详细]

    04-25 10-04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