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秋立:我所经历的技工教育

2018-11-27 16:00: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崔秋立

  01

  差不多和恢复高考同时,1978年,技工学校恢复统一招生。我那时在农村当知青,知青中有考上技校的,和上大学一样兴奋,卷起被窝卷英雄般地从农村回到城里。上了几年学,分配到国营大企业,比回城知青安排在“大集体”风光多了。

  那时,全国技工学校只有2000所,在校生38万人。在改革开放迎来高潮,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技校生和大学生一样,是国家的宝贝。

  我常对朋友同事们讲,不能小瞧当年的技校生。八十年代初,我们的高考毛入学率只有百分之一二,中专技校加起来也不会超过百分之十。意味着什么,技校生是在适龄青年中的前百分之十。是青年中的佼佼者。

  我翻阅了劳动技师学院的资料,那时,年招生不过100多人。小班教学,一个老师带十来个学生。可以说,也是“精英教育”。现在的“大国工匠”,多是那几年的毕业生,学校的教学管理骨干,也多是他们。

  当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百分之五十。

  技工教育的发展高潮,是在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中期。

  标志之一,规模扩大。行业办、企业办特别是“县办”技工学校迅速增加。那时,我在省劳动局办公室工作,负责办公会纪录和纪要整理。每隔一段时间,局长办公会的议题中就会研究一批技工学校。培训处汇报他们考察结果,投入多少面积多大、师资情况等等,特别关注的是:实习工厂建设,建学校必须有工厂,这是技工学校的设置标准,也是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主要特色。

  到九十年代中期,山东省技工学校已经发展到300多所。国家投入并不多,学校建设资金多来源于自筹。后来,有一项政策十分重要:技工学校可以开农村口,“农转非”。在“二元”经济体制下,农村生源能够通过上技校,改变身份。这使技工教育具有了巨大吸引力,不仅招到了来自农村的优质生源,而且,也迅速积累起资金,用于学校的发展。

  标志之二,培养层次提高。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技工学校都是培养“中级工”,在八级工资制下,技校学生定级应是四级工。而高级技工是不能通过学校培养的,都认为应当在生产实践中养成。这原则上是没有错的。但是,国家建设急需大量技工,仅靠企业自然养成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技工教育自身,也有培养体系亟待完善的需求。因此,高级技工学校应运而生。

  查阅现有资料,劳动部最早批办的两所“高级技工学校”都是在山东,一个是在山东省劳动局技工学校基础上,改建的“山东省高级技工学校”,一个是在烟台市技工学校基础上改建“烟台市高级技工学校”。

  山东省高级技工学校的诞生不是偶然的。这所始建于国家“一五”期间的技工学校,一直为省劳动局管理,也一直是全省技工教育的龙头。不仅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还有“厂校一体”的办学体制和培养模式。所谓“厂校一体”,即学校既是学校,又是工厂,既培养人才,又出产品;学生,既是学生,又是工人。“济南机床六厂”这个当年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排头兵,一直与学校相伴相生。企业的产品“硬质合金不重磨刀片加工成套设备”,填补过省内空白,获得过“全国科学大会奖”,其科研、生产能力可见一斑。学校老同志们回忆,当年学校的毕业生,都能独立组装由几百个零件组成的万用磨床。1985年开始试办“高级班”,1988年劳动部组织一批专家验收,认为培养质量完全达到“六级工”的标准。随后,1990年,正式批办建立了全国第一所高级技工学校。也是全国首家按照副厅级配备的技工院校。

  成立的那天,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像过节一样。李沛瑶副部长和苏毅然书记揭牌,部、省、市领导来了一大批。

  也有遗憾的事,1979年,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四个省市筹建“技工师范学院”,其中山东一所,就在山东省劳动局技工学校基础上筹建。本科院校设置,配备了一大批正副厅局干部。不想1985年,因种种原因下马了。这批干部,多数留在了学校。

  同时批办的天津技工师范学院,现在叫“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在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方面一枝独秀。

  02

  任何事物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九十年代后期技工教育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全国性的。

  技工教育作为产业技术工人和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始终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新中国建立之后,迎来“一五”建设高潮,也便有了技工教育发展的第一波浪潮,60年代初,国民经济遇到困难,技工教育也随之大调整。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国企改革进入攻关阶段,由此带来职工队伍结构调整。出现了大量失业和“下岗职工”,企业用人需求明显减少,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困难。加上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竞争愈加激烈,技工学校遇到了生存问题。

  技工教育在探索转型发展之路。

  劳动部召开会议,探索研究对策,提出了“调整布局,提高层次,突出特色,服务就业”的十六字方针。

  面向市场,是技工教育转型发展的首要之举。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伴随劳动制度改革和劳动合同制的推行,技工教育就开始探索走市场化之路。到九十年代末,彻底取消了“统包统配”政策,同时,技工教育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等等,也在逐步地随着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化。“不找市长找市场”成为办学思路。当然,我们后来主张“既找市场又找市长”,希望各级政府担负起应有责任,那是后话。

  率先推行“双证书”制度。九十年代中期,国家确定实行“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技工教育捕捉机遇,迅速扩大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面,到九十年代末,技工学校毕业生基本上都做到了双证就业。并且,一批办学规范的学校,强化过程管理考核,毕业生学业考试合格,可以直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这成为技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强大竞争优势。

  服务就业,多元发展。从80年代末开始,劳动部门就提倡技工院校面向在职职工开展培训。九十年代中后期,技工教育逐步实现学制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在各级劳动部门统筹安排下,与企业“就业服务中心”相结合,举办各种培训班,积极参与对失业下岗人员的转业转岗培训。逐步成为职业培训的主力军。

  继续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开展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建设,大力推进高级技工学校发展。九十年代末,国家开展ISO-9000标准评估建设,推动了国家重点技校的质量提升。高级技工学校快速发展,到九十年代末,高级技工学校已经发展到10多所。2000年,山东省高级技校由省政府批准,更名为“山东省技术学院”,这其实是一个很大气的名字。后来又有七八所学校更用此名,现在都统一改称“技师学院”。也有个别学校沿用至今。

  技工教育适应市场,顽强生存。虽然招生大幅度下滑,2000年全省招生仅有4.8万人,但学校没有大批下马,数量基本稳定,阵地得到了巩固。

  03

  2000年以后,我亲身经历的事更多一些,因为在培训就业处工作。从改革开放之始到我这里,省劳动厅的管理服务机构已三易其名,先是叫“培训处”,后来叫“技能开发处”、“培训就业处。”但主要行政职能都是职业培训,包括技工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竞赛、企业在职培训、民办职业培训等等。

  那些年,在厅党组领导下,我们在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技工教育发展方面干了几件有创新意义的事,在全国产生一些影响。

  (一)密集出台高层次文件,营造政策环境。上任伊始,从哪着手。我们处里的同志研究分析,应当把营造有利于技工教育的政策环境作为重点。随后紧锣密鼓,起草、协调、会签,于2001年6月由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通知》【鲁政发66号】。在我印象中,这是我省建国以来由劳动部门主导由省政府下发的第一个关于职业培训的文件。也是全国范围内在省级政府以上规格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技能人才”的概念。文件对技工教育的地位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将其置于技能人才培养的大格局中,对其改革发展提出了要求。由此技工教育走到了经济建设和技能人才培养的前台。

  2003年8月,由我们起草的省政府关于职业培训的第二个文件出台,标题为《关于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通知》【鲁政发83号】,文件的意义在于,在全国首次提出“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在政策上与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同等对待,在使用上一视同仁”。 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之后,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鲁发【2004】28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为:“高级技工学校高级班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工作的在使用、工资福利等方面,与大专学历人员同等对待”。

  在此期间,我们还配合有关部门修订《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在国家《职业教育法》没有明确技工教育地位的情况下,率先明确技工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应有地位。同时,制定出台省政府两个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的文件,其中都把高级技工学校建设与高职院校同等对待。

  这样短短五年的时间,由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有关技工教育的文件有五个,平均每年一个。含金量高,密度空前。大大改善了技工学校的发展环境,形成山东特有的“政策现象”。

  (二)出台“金蓝领”培训办法,深化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校企合作是技工教育的根本制度,新时期如何深化。我们的思路是,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促使校企之间协同育人。在省财政部门支持下,2004年两厅合作下发了《关于实施“金蓝领”培训项目的通知》(鲁劳社办[2004]57号文)计划五年内,通过财政资助、校企合作培养五千名新技师。对象是企业在职高级技工;目标是培养“思想品德好,技能水平高的青年技师”;方式是校企共育,企业负责实习培训;每培训一人政府补贴1000元。“金蓝领”培训模式方法,其实非常类似于十年之后国家推行的“新型学徒制”和欧洲的新学徒制。“金蓝领”这个词是我们处里同志们的集体创造,随着项目的实施,风靡全国。

  现在想来,“金蓝领”当时应当注册知识产权。

  (三)建立高技能人才政府表彰奖励制度。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待遇。2001年,我们首先提高了企业技师的津贴标准。2002年,由省劳动保障厅、财政厅、经贸委、总工会建立了“有突出贡献技师和山东省技术能手奖励制度”(鲁劳发【2002】)33号。对“山东技术能手”一次奖励2000元,每年表彰一次。对“有突出贡献技师”每月技能津贴200元,每三年表彰一次。它的历史意义在于,在全国率先给技能人才建立了政府津贴。随后,2004年积极配合省委组织部,制定出台了《山东省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办法》(鲁政办发[2004]107号),对取得“山东省首席技师”称号的,每人每月政府津贴1000元,管理期为4年。2006年初表彰了许振超等100名首批“山东省首席技师”。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由此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对技能人才奖励体系的构建。

  (四)率先开展“技能扶贫”。在借鉴广东等省“智力扶贫”基础上,根据山东实际,2005年与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山东省技能扶贫对象认定办法》《山东省技能扶贫招生及学生管理办法》(鲁劳社[2005]24号),在全国率先开展“技能扶贫”,利用技工教育技能培养和就业优势,助力扶贫攻坚。对有读技校愿望的贫困家庭子女政府补助学费。每人每年1500元,免除报名费、考务费、住宿费和首次鉴定费,并按实际在校时间每人每月补助生活费。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帮助他们就业。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这项工作在当时扶贫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有力地推动了技工教育发展。2005年当年扶贫计划为5000人。几年里,资助60000多贫困家庭子女上技校,实现了脱贫。

  (五)“大学生回炉上技校”。如今,“大学生回炉上技校”已成熟语,也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十几年前,此语一出,石破天惊。2002年1月19日《齐鲁晚报》头版头条,标题: “大学生回炉上技校”副标题:“就业市场拒绝‘花瓶式’用人方式”。这是“回炉”一词在新闻媒体上第一次出现。

  那年济南市劳动局组织了部分技校搞了一个小型招聘会。调查座谈中发现,济南市锅炉集团技工学校、房产技工学校等,每年都招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就读。济锅集团需要高级焊工,待遇很高,很多大学生千方百计往里挤。但他们缺乏就业技能。锅炉集团规定,大学生必须经过技工学校全日制培训两年,方有资格入职。于是大学生们纷纷报考锅炉技校。录取数量虽不多,每年只招两个班,但让我们眼前一亮,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立即主张把大学生就读技工学校作为新闻亮点,并配合记者写了这篇稿子。“回炉”这个词,画龙点睛般地把这件事的意义提炼出来,给新闻插上了翅膀,一下子响遍全国。

  如何把“回炉”的文章做大,我省随后又做了许多探索,包括山东工程技师学院与当地高校合作,实施“大学生技能提升计划”,青岛技师学院采取校企合作方式招收“大学生技能班”、山东劳动技师的“卓越技师”培养等等。实现技能培养与高等教育之间的有效合作,资源共享,帮助更多的高校学生提高技能,实现就业。同时,对于逐步改善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培养面向新技术革命时代,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高技能人才,也有深远的意义。

  04

  2006年,我由厅机关改到学校任职。那一年,印象中,技工学校年招生数已经超过16万人,在校生达到38万人,相当于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的在校生人数。

  此后,山东的技工教育又有了新的发展。

  新时期、新青年、新技能、新梦想。如今,我省技工教育已经走上世界技能舞台,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学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均居全国前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正走上更加美好的前程。

  后来的精彩,会再有人续写。

  (本文写作中得到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原培训就业处崔京建、李广瑞、张民等同志的大力协助,值此表示感谢。)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路时川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