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9 11:13:00 作者:莫玉津 来源:长江商报
“请问贵公司招实习生么?”“我是新闻专业大三的学生,请问报社招收实习生么?”越来越多还未毕业的大学生,开始提前打起就业“试水战”,并表示愿意“倒贴钱”实习。
实习三年“倒贴”9000元
谭琳是武汉某三本院校新闻专业大三的学生,天气炎热,她依旧选择在武汉的一家报社实习。“我从大一开始,每年暑假都在报社实习,三年下来实习期间的花费将近9000元。”谭琳算了一笔账,每年暑假实习两个月,每个月伙食费500元,房租500元,水电费100元,电话费、交通费300元,报社实习手续费100元,零零碎碎算完一个暑假实习两个月要花3000元。
在谭琳看来,“倒贴”实习是花钱买经验。谭琳回忆自己在报社一路“摸爬滚打”的收获,“刚进报社那会儿,一篇短短400字的新闻稿,竟不知从何下笔。现在写稿,老师基本不用修改就可以直接发表”
实习是为就业添筹码
据中国社科院近期发布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披露,去年全国608.2万的高校毕业生,仍有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
武汉一高校新闻专业的李老师表示,提前让象牙塔的大学生走出去实习,一方面可以学点真本事,为以后的就业添点筹码;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有点危机意识。“现在的大学生家里条件都比较优越,没吃过什么苦,不走出校门磨一磨,就不知道就业的辛酸。”李老师谈道。
实习需量力而行
“没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必要花血本实习。”华师文学院教授谭邦和认为,如果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可以适当缩短实习的时间,不必打肿脸充胖子。
“部分专业的学生实习,学校都会给学生和实习单位一些补助。学生去实习,会给实习单位增加一部分工作,同时也可以帮助该单位完成一定量的工作。”谭邦和谈道,学生实习的费用需要学校、学生和实习单位三方面多担待。
“学生实习一定要保证质量,没有必要把实习的时间拉得太长。”谭教授建议,学生实习期间一定要学有所得,不能忽悠自己、学校和实习单位。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