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08 14:47:00 作者:彭磊 来源:湖北日报
9日10时,22岁的武汉理工大学应届毕业生陈哲超坐上求职台前,略显稚嫩的脸庞展露出阳光般的微笑。
和往届生不同,以陈哲超为代表的这批大学应届毕业生,被视为一个时代的特别印记“90后”——生于1990年,独立、反叛、个性张扬、自信而又脆弱的90后大学生。
如今,历经16年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教育,他们成为90后的先锋,在2012年的这个春天,这批90后大学生先锋迈出自己求职路上的第一步。
当日在华中师范大学举办的纳杰招聘会上,众多求职者在心仪的用人单位招聘台前默契地排起长队。
“他们个性突出,主动且自信。”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招聘主管徐寅杰如此评价前来求职的90后。
当天,这家国内知名的工程建设企业成为求职热门之一。徐寅杰说,与每名求职者的交流时间被控制在3分钟内,但很多人并非上前就询问工资、待遇等传统问题,“而是聊学校生活、实习经历甚至家庭。”在徐寅杰看来,对于这批善于讲故事的90后们,“考官”的思路很容易就从主动转而被他们牵着走。
尽管在昨日的招聘会上少了凝重的气氛,但摆在这批90后大学生面前的路却并不好走。来自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年初的就业报告显示,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30万人左右,其中半数或留在武汉地区就业,这还不包括目前一部分未找到工作的往届生。
对此,90后毕业生陈哲超不以为然:“到大城市去,只要活着总会有希望。”
链接:
吹来职场新风
记者彭磊 通讯员李晖
当社会关注的焦点还集中在80后的工作、婚姻时,“非主流”的90后大学生们开始脱去身上各种奇装异服,准备换上沉稳的职装。
求职:前景靠前 工资靠后
9日,华中师范大学国贸专业90后应届毕业生幸奠琴,没有像一些80后求职者那样带着一叠厚厚的简历,进行“撒网式”求职。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