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秦瑾 通讯员 左海静 许文豪 报道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德州学院全校师生员工紧抓寒假宝贵时间,铆足蛇行千里的劲头,以“拼”的精神、“实”的作风,谱写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应用型大学建设新篇章。
谋篇布局起好步 精准发力抓重点
统筹做好假期休整和各项工作,以上率下全面启动寒假工作新模式。广大师生凝神聚力,假期工作井然有序。学校对党的建设工作、业务重点工作及条件保障与后勤服务工作等三方面29大项重要工作进行详细部署和精心安排,确保年味不打烊、学习不松劲、工作不断档。各单位、各部门认真总结2024年工作,深入系统谋划2025年工作思路举措,主动领责担责履责,全力推动2025年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党建引领聚合力 求真务实重成效
扎实开好校院两级民主生活会,严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明确整改方向措施,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积极推进校市两级“发现榜样”推荐评选工作;健全完善党建“双创”与“双带”工作体制机制,开展第二批校级党建“双创”培育创建单位和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评审立项工作;深入开展考察调研,学习党建“双创”和党员教育管理的先进经验。起草《德州学院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做实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筹备2025年度干部培训工作。
一线走访传温情 关怀备至暖人心
春节前夕,学校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校领导分别带队,看望离退休老领导、老教师、老党员等,与他们促膝欢谈,拉家常、忆往昔、话发展;走进高层次人才、教职工、联培研究生、外籍教师及留学生,鼓励他们在新的一年里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作贡献立新功;慰问一线安全保卫及值班值守人员,对他们过去一年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亲切叮嘱做好安全服务保障工作;走访学校省派“第一书记”及困难群众,希望驻村“第一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心系群众,为民解忧。期间,学校走访慰问老党员、生活困难职工、老干部等150人,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23件,听取工作意见建议81条。
教学科研齐并进 潜心育人提质效
笃行不怠,奋楫前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在全校引发热烈反响,各单位、各部门认真学习领会《纲要》内涵,强化教育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举措落地见效。“述实绩、开新局”,召开2024年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年度述职会议,20位教学单位院长围绕2024年度本科教育工作及2025年工作计划与措施进行细致交流,结合专家专题报告,深入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强化教学研究,部署第十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成立高等教育研究、人工智能等4个校级公共教研室。组织“ 人工智能+专业”通识素养类课程完善课程资源的建设和人工智能通识课平台培训。强化招生宣传,加强招生队伍建设,完善和运行招生信息网,组织各教学单位开展“把德院带回高中母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和深入高中开展优质生源基地建设;完成2025年专升本招生、考试等准备工作;完成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的评卷、成绩统计工作,根据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相关工作要求,做好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公布、复试、调剂、录取等工作,开展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和2025年招生资格认定工作。强化学生服务,通过线上资源、AI技术,面向学生开展学业专题、专业辅导、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会等40余场活动,覆盖学生1万余人。获批2024年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劳动教育典型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专业实践项目立项11项。
深入实施“学科筑峰工程”,着力发挥学科集聚融合作用,持续加强有组织科研,召开2025年度科研工作推进会,集中精力做好科研工作。学校97个实验室及实训中心开放,24个研究团队入驻,67名实验室负责人、124名专业教师、49名联培研究生利用寒假时间开展71个不同研究方向及实验内容的研究工作。寒假轮流值班值守、实验随约随做,所有仪器设备对校内外科研用户开放共享,充分保障科研人员实验需要,同时为周边企事业单位产品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牵头组建德州市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并成功入选首批省级产业创新研究院培育建设项目。开展山东省人文社科重点实验室、人才团队、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培育遴选工作,获批2024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专项项目8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科技小院“智慧养鹅”,被《人民日报》《德州日报》等主流媒体深度报道。
开放合作多元化 融通互鉴再升级
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与对外开放行动计划,持续拓展国际交流渠道,积极构建国际教育信息共享平台。孔子学院建设稳步推进,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高质量建设拉曼大学孔子学院,打造示范孔院品牌。外事智库建设不断加强,举行区域国别研究交流座谈会,东盟研究中心和俄罗斯中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的发展,标志着学校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迈出了坚实步伐。国际教育合作不断深化,与波兰格但斯克技术大学举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联合管理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就合作办学项目的评估准备、教师派遣、师生交流等关键议题达成广泛共识。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效显著,2025年度“外专双百计划”揭榜制项目工作正式启动,探索“学校 + 企业 + 国际化”的创新模式,推动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14名教师入选山东省教育系统政府公派出国留学项目,获批率高达93%,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同时,顺利完成山东省政府齐鲁友谊奖申报,6名外国专家获批德州市外国人才创新券资助。山东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来感谢信,对学校服务山东对外开放战略和扎实推进国际化办学给予高度评价,充分肯定学校在国际化领域的贡献。
筑牢安全新屏障 护航高质量发展
落实安全责任,维护校园稳定。切实增强师生至上的理念。校领导带领有关部门深入实验室、学生公寓、门岗等场所,就寒假师生服务保障、值班值守人员应急处置、门岗安全管理等开展调研,现场指导校园安全、后勤保障、科研平台安全管理等工作。各单位、各部门对寒假安全工作进行通盘考虑及全面部署,对教学楼、办公室、所属实验室及宿舍等场所进行“无死角”排查,并结合现实案例以电话、微信及视频等形式召开安全教育会,发布《关于做好寒假期间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和《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筑牢师生安全思想防线。期间,按照全省学校安全工作视频会议相关要求,对全校安全稳定工作进行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到部门到人,层层抓落实见行动。学校获山东省公安厅表彰,被评为“全省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成绩突出单位”,全省本科高校仅此一所。
学团一体助成长 凝心聚力育新人
步履不停,躬耕不辍。组织开展校院两级“四访”工作,构建“政社企校家”协同育人模式,校领导带队实地走访学生家庭100户,向235名脱贫享受政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等家庭学生发放温暖过冬生活补助7.05万元,发放慰问金及物资价值12万余元。开展2025届毕业生“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持续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省赛选手的培训与推荐。开通学生资助和心理咨询热线电话,针对有心理咨询需求、资助政策咨询的学生开展暖心服务。精心设计新学期“一站式”学生社区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活动144项。
优化实践育人平台,服务青年成长成才。2000余名学生参与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之青春“返家乡”筑梦正当时社会实践,300余名学生参与主题视频征集,用影像记录青年学子服务家乡的生动实践。入选全国百强社会实践案例1项。获评山东省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优秀实践团队7支、优秀指导教师11名、优秀学生25名、特色品牌项目1项。1名学生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校地协同促发展 深度融合创新路
深化校地合作,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承办全国首批国防教育辅导员师资培训班,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和国防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与德州团市委、市社科联、市教育局、市人民检察院、市人社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工信局、德城区政府等单位、部门就社会实践新样板建设、市发展研究智库中心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与专业特色学院建设、校检共建、高质量发展十项措施、博士伴成长及技改项目等工作展开深度合作。加强科技成果推介和转化,做好“山东高校好成果”征集入库工作。搭建技术人才与需求企业的交流对接,已确定魏桥国科研究院2025年揭榜挂帅意向项目6个。
基础建设重品质 服务效能打品牌
联合多方多次论证完善学生宿舍及配套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对校区内14处宣传栏、102个宣传板进行更新和更换。打造绿色生态校园品质,结合冬季植物生长习性,强化园林树木养护规范,共筑宜人育人空间。用心用情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水电保障实时跟进,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维修报修等做到快速准确响应。抢抓“寒假窗口期”,积极开展安全巡查及降温防风防冻工作,对各类设施设备、建筑物及公共区域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开展公寓全面排查维修,维修处理76处,对教学楼桌椅、破损地砖、照明灯、卫生间进行检修和清洁,指导各餐厅做好三防消杀、货物清退、油烟净化管道清洗及检测工作,认真做好开学各项准备工作。
营造氛围迎新春 传播德院好声音
营造文化氛围迎新春,共祝欢乐祥和年。优化官网、官微、视频号等融媒体,奏响金蛇迎春“幸福音”。《瑞雪迎年!校友回家感怀德院!》《速抢!德院专属“巳”季红包封面》《除夕!德院以卡寄情拜新年!》《大年初一!德院赠予的专属祝福!》《落剪呈祥!德院AI国风盛景美爆了!》《烟火可亲!老师们“晒”年饭亮手艺祝新年》《23个“徽圆子”!德院与您闹元宵!》等推文、视频,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广大师生、家长及校友好评如潮。创新形式弘扬传统文化,精心设计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理念的原创专属新春卡,祥云、窗花、古典纹样等融入建筑与地标,展现校园文化魅力。组织“共赏多彩非遗,共筑党建新篇”外籍人员春节年俗体验活动,联办拉曼大学孔子学院“‘金蛇纳福,UTAR欢聚贺新春’元宵庆典暨书法周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校友高勋原创音乐作品《江山如画》亮相央视“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25春节大联欢”,唱响美丽中国繁花盛景,为学校赢得良好声誉。
传播德院好声音,内外兼蓄展形象。官网发布新闻70条,官微推文29期,发布视频号24部,设计主图25幅,开设“新春走基层”“国奖芳华”“校友风采”“节气卡”等系列专题,《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先后报道办学经验,提升了学校宣传吸引力、传播力、影响力,高质量高标准推进新闻舆论宣传工作。
整个寒假,年味浓浓,有条不紊,各项工作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全校师生满怀期待,以崭新的面貌迎接2025年春季学期的到来。
责编:姜申涛
审签:路时川
责编:姜申涛
审签:路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