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学校动态 >本科高校

立足青岛,面向城市,青岛城市学院淬炼国际化办学特色

2024

/ 11/29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秦瑾

手机查看

  大众网记者 秦瑾 通讯员 韩敬靖 栾洪业 报道

  近年来,青岛城市学院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在教育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深深扎根于青岛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确立开放办学理念,搭建中外跨文化交流桥梁,促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引用融通,积极探索国际化办学模式和发展路径,与时代同频,与城市共进,逐步形成并不断凸显国际化办学特色,以特色兴校扎实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

  立足青岛发展,确立开放办学理念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明确青岛是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海洋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北方对外开放门户。青岛以其独特的城市禀赋,展现出鲜明的开放特色,国际化程度日渐加深,国际形象日益丰盈。青岛城市学院坐落于青岛,依托这座国际港城,学校被赋予非凡的区位条件,在厚植区位优势中增强动能,乘势发展。

  大学因城市而兴,作为驻青高校,面对回答“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这个命题,学校紧扣城市发展主题,明方向、聚重点、炼特色、找定位。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国际化办学为特色,面向城市,服务城市,围绕城市建设、城市运营、城市治理、智慧城市和城市产业发展,开展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在办学发展中提升学科专业布局与城市产业结构适配度,促进科研创新成果与城市产业方向相契合,着力构建校地共荣共生的大格局。

  伴随城市快速发展,大量高校毕业生留青就业创业,成为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智力引擎”。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面对这一命题,青岛城市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人才培养就跟到哪里”,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牢牢将人才培养方向与城市产业需求紧密关联,着力打造具有社会责任感、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强化政校企联动,筑好人才培育“蓄水池”,搭好人才发展“大平台”,形成留才用才“大格局”,为青岛产业发展聚智增效,为人才强市蓄势赋能。

  学校坚持高站位、大格局、新思维,积极融入青岛国际化发展战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以国际化办学践行校地融合发展。在办学实践中,将开放理念贯穿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使命,站稳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擦亮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鲜明底色,扎根中国大地,借鉴国际经验,充分激发办学活力。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延揽国际高层次人才,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接轨国际教育评价标准,互学互鉴,守正创新,构建中外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培养守初心、有担当,具有家国情怀,矢志报效国家、服务社会,适应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以高质量的育人成果、扎实的开放办学成效答好新时代新命题。

  面向城市需求,探索国际化办学思路

  围绕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国际化办学作为学校重大发展战略整体布局,强化内涵建设,进一步提炼创新思路、打磨创新举措、形成独特风格,走出特色发展之路。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学校围绕青岛市产业战略与未来产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关联七大优势产业链、十大新兴产业链、七大现代服务产业链,加强“四新”专业建设。近两年,新设物联网工程、智能建造、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新工科”“新文科”专业;构建“国际+数智+融合+多元+终身”的“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会计学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作为山东省唯一民办本科高校,2024年入选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德国博世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合作试点项目首批培育单位。通过引入德国人才培养经验,在校内搭建工业场景,充分融入工业4.0的实践要求,与德国博世公司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合力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国际合作。

  强化人才队伍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学校积极引进具备国际化学术背景、海外工作经验的一流专家学者、工程师等,现有200余名教师来自海外知名高校,包括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且有15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教师及港澳台优秀师资。健全人才培育机制。吸收国际先进理念,强化师资队伍、管理队伍的能力建设,提升职业修养,拓宽国际视野,助力专业成长,赋能人才强校。鼓励教师出国到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访学进修,积极参与国际性学术研讨会议,举办“国际化与创新教学”主题论坛等一系列教师培训活动,邀请海外专家学者到校开展学术交流,提升国际化教学实践水平。

  营造国际化育人环境。营造国际化育人氛围。搭建校园外文资源和媒体信息平台,在美化校园环境中增加国际化元素,为师生国际交流与学习提供优质服务,为外籍教师和留学生提供便利的生活环境。丰富国际化教育体验。成立由海归教师组成的“ELITE”引力团队,指导学生国际化发展。每年开展上百场海外课堂、国际志愿者等游学研学项目,带领近千名学生行走世界,开拓全球视野。通过开展国际文化节、模拟联合国活动、TEDx演讲、英语嘉年华、校长国际研究项目等,丰富学生国际化教育体验,打造多元国际化育人环境。

  深化校地融合发展。学校紧密对接青岛市24条重点产业链,开展产教融合示范学科建设,机器人工程、会计学获批青岛市驻青高校产教融合示范学科专业项目。加强区域行业示范引领,开展标准化试点项目研究,获批青岛市“标准化+”行动计划项目、山东省标准化试点项目2项。积极参与地方智库建设,2024年参与青岛市“双百调研工程”课题及其动态课题申报数量达30项,其中7项获批立项;“网络舆情与高校治理研究基地”“数智环境价值管理与金融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2个基地获批青岛市社科研究智库培育基地,多人入选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评审专家。

  完善国际化教学模式。强化顶层设计。学校成立“国际学术咨询委员会”,由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2位国内外顶尖学府的资深学者专家组成,为国际化发展提供咨询建议。注重分类实施。打造国际化教育试点——古腾堡英才学院,吸取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厚植基础、启迪创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符合国家人才需求的应用型精英人才,逐步推广普及全校,形成国际化教学特色。接轨国际标准。主动对标国际一流学科专业标准与评价指标,加入AACSB全球商科教育联盟,成为大陆地区第102位成员高校,展现学校商科国际化教育成效。推进教学创新。开展高影响力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成效,促进学生自主性探究和个性化发展;改革公共英语课程,从通用英语类课程向学术类英语课程(EAP)转型,采用团队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外语能力和沟通能力。

  赋能城市未来,凸显国际化办学成效

  学校积极服务对外开放战略,提高国际化站位,以国际化提升育人成效,以国际化延伸城市高度,以国际化赋能城市未来。

  当前,学校与39所海外高校签订校际合作协议,接待和外访海外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近20所;与9所海外院校建立交换生国际生交流机制,涵盖英国、俄罗斯、意大利、韩国等国家,累计近千名学生参与交换学习;推进青岛城市学院、新加坡管理学院、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三方合作跨专业预硕课程项目;分别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美国阿什兰大学开展本升硕项目合作,与英国奥斯特大学开展专升硕项目合作。扩大国际教育规模。作为首批获得青岛市政府设立的国际学生奖学金的院校之一,学校整合国际教育资源,设立国际教育学院,广泛开展校际合作项目,每年有来自韩国、俄罗斯、法国、意大利、泰国、印尼等10余个国家约300人次国际学生来我校学习,累计人数达2000余人次。

  据了解,学校在2024年软科民办高校排名中,位列全国16,青岛第一。近年来,获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项,山东高校课程联盟课程11门,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项;入选山东省“十四五”职业教育省级规划教材1部;获批省级教育评价改革试点1个,教育评价改革探索取得新的突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年均3400余人次参加国家级、省级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1249项。获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院校称号。获第七届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第八届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近3年,200余名毕业生被墨尔本大学、爱丁堡大学、悉尼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录取,大批毕业生在华为、国家电网、中国铁路工程集团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及中石油第七建设公司、青建国际集团加纳项目等海外项目中工作,国际化育人效益显著。

  青岛城市学院聚焦校地融合,与青岛胶州湾综保区签署校地共建协议,在产业培育、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协同育人、实训就业等方面助推区域发展。与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弗劳恩霍夫协会合作,规划建设弗劳恩霍夫新工业示范产业园,围绕产教融合、新工业产业发展、科技成果孵化、产业配套等领域进行建设,深化中外合作,打造制造业领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从技术、人才、智力、产品等方面服务区域配套企业,助力“工赋青岛·智造强市”。

  青岛城市学院将紧跟青岛国际化发展步伐,与城市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坚持立足城市、面向城市、赋能城市,以特色立校为引领,不断淬炼国际化办学成色,全面推进国际化办学走深走实,以国际化办学成果彰显学校高质量发展新成效,在推动校地融合国际化发展中展现新担当、作出新贡献,奋力谱写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编:姜申涛


审签:路时川

责编:姜申涛


审签:路时川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