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学校动态 >本科高校

微电影《牵引》在山东财经大学首映

2023

/ 05/28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手机查看

  大众网记者 张明明 通讯员 张一鸣 王珩熙 毕靖林 王青茜 报道

  “这部影片是我在大学四年的艺术浸染和青春体验中最真挚的表达。”5月27日下午,在山东财经大学圣井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的微电影《牵引》首映式上,来自艺术学院2024届毕业生于浩天手捧鲜花动情地说。这部影片不仅是他大学四年艺术探索的结晶,更是他成长过程中里程碑似的深刻印记。

  《牵引》是于浩天的导演处女作,讲述了一位年轻女孩在追逐话剧梦想与传承非遗文化——莱西木偶戏之间的抉择与成长。

  影梦启航:电影的初心起源

  影片《牵引》的灵感源自2021年于浩天参加的“挑战杯”竞赛红色专项活动。那年,他跟随团队深入调研了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莱西木偶戏,并获得山东省二等奖的好成绩。在调研过程中,他对传承了两千多年的莱西木偶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想起了自己的初中同学姜惠中,她是莱西木偶戏第五代传承人姜玉涛的侄女。为了木偶戏的传承,姜惠中放弃了自己的话剧梦,跟随叔叔学习,最终选择留在了木偶剧团。于浩天很想知道,当古老的木偶戏遇上年轻的传承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这个想法从一出现就无法遏制,三年时间,从一粒小小的种子迅速长成一棵大树。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关于梦想和传承的故事拍成电影,作为毕业设计,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为了艺考,于浩天从高中时就开始学习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他对拍电影有着浓厚的兴趣。上大学后,他不断积累经验,做过美术助理,拍过广告和短片,也因此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专业演员、导演,为后续组建电影制作团队奠定了基础。

  幕后揭秘:电影的拍摄纪实

  “没有剧本怎么就拍了?这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件事。”于浩天说。2023年10月,在电影筹备初期,看着电影学院和戏剧学院的学生都已经着手准备毕业设计,剧本还只有大纲的于浩天有些着急。尽管时间紧迫,但于浩天对剧本的要求依旧严格,他多次探访姜惠中,力求电影故事贴近现实,还原真实情况。“我本来觉得这事儿可能要黄,因为没有完整的剧本就找人,其实并不符合行业规矩。”但于浩天的真诚打动了姜惠中,她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于是决定出演电影的女主角。姜玉涛在得知电影筹备事宜后,也自愿出演影片男主角,“作为木偶戏的传承人,我觉得我有责任和义务来宣传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希望能通过这部电影向大家传递非遗文化传承中的酸甜苦辣。同时,我也希望能对大学生拥抱社会的热情给予帮助和支持。”

  在得知于浩天要拍摄一部宣传非遗文化的影片后,朋友们也纷纷鼎力支持,自愿低报酬参与影片制作。于浩天的“好大哥”青年导演、摄影师魏白,被这个故事所吸引,当即决定帮助小兄弟拍好这部电影处女作。电影于今年1月24日正式开机,尽管当时剧本并不完善,但就是这样一个“不合规矩”的团队,凭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在对莱西木偶戏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先后18次对剧本进行修改和完善,边改边拍,只为准确无误地完成角色的塑造和影片主题的表达。

  电影筹备是一项难题,片场拍摄也是不小的挑战。面对大量的群演需求,于浩天绞尽脑汁也凑不齐人。令他没想到的是,原本并不支持他做导演的父亲在得知他的困难后,把亲戚朋友同事全叫了过来。虽然父亲嘴上教育他“你做这个事儿没用”,但背后却默默支持着儿子,甚至在社交平台开直播替儿子招募群演。“那一瞬间还是蛮感动的,感觉我爸刀子嘴豆腐心”,说到这里,于浩天红了眼眶。

  银幕绽放:电影的首映之约

  从筹备到拍摄到后期制作,经过整个剧组将近100天的努力,《牵引》终于要与观众见面了。短短20分钟的影片,是由高达578G容量的素材提炼、剪辑而成,凝结了整个剧组的心血。电影首映式原定在艺术学院举行,场地、经费的限制让首映式略显“简陋”,负责学生工作的副校长刘旻航得知情况后,给予极大支持,决定在圣井校区为《牵引》重新办一场正式的首映式。这是学校历史上首次为在校学生举办的电影首映式。首映式邀请了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聂劲权,他的一席话,让于浩天深感共鸣:“聂教授分享了自己在拍摄过程中的艰辛,立刻让我想到了当时去厦门拍摄的经历。我们每天中午12点出工,拍到第二天早上7点才收工,基本是把一天当25个小时用,想要向第二天‘借’1个小时。我们就像一个个高速运转的陀螺,累到筋疲力尽。但我觉得,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意味着要面对挑战,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成长,很感谢所有的主创人员以及工作人员愿意陪着我熬这些大夜。”

  姜惠中说:“参与《牵引》的拍摄让我感到非常荣幸。虽然我们整体拍摄比较辛苦,但通过参演这部电影,我学到了很多提升演技的方法。同时,以一名木偶剧演员的身份参演,也让我为宣扬非遗木偶戏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电影的成功放映,离不开所有主创人员、工作人员的倾力付出,更离不开艺术学院设计系主任袁硕老师的支持,在和袁硕的交流中,于浩天受益匪浅:“袁老师说,艺术的创造不能仅局限于课本知识,更要注重实践。多出去走走,多体验,一定能感受到不一样的东西。正是这番话让我拥有了多走出去看看的想法和勇气。”谈及《牵引》这部微电影,袁硕给予了充分肯定:“电影展现了浩天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以及他对年轻一代传承人内心挣扎的深刻洞察。他将木偶戏这一艺术形式融入影片,通过讲述传承人的故事,引发观众思考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去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激发观众对非遗项目的兴趣和好奇心,也为后来者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于浩天的故事,是关于梦想、挑战与成长的故事。回顾电影的拍摄之旅,于浩天坦言:“我们都要再勇敢一点,执行力再强一点,做任何事情,都要抓紧时间去做,不要拖延。”对于学弟学妹,于浩天建议他们多出去走走,敢于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因热爱而不断坚持,最终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责编:刘佳琦


审签:路时川

责编:刘佳琦


审签:路时川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