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学校动态 >本科高校

搭建中国工艺美术与设计文脉展示平台!山工艺博物馆新馆开馆

2024

/ 05/17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手机查看

  大众网记者 姜申涛 报道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守护者和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精神纽带。而那些藏在高校中的宝藏博物馆,以各校学科特色为依托,用独特的方式记录齐鲁文化与学校、学科发展。不仅是文化的瑰宝,更是教育的殿堂。

  5月16日,在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博物馆新馆开馆仪式在长清校区举行。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晓娟在致辞中表示,博物馆新馆开馆使用,不仅是山东工艺美院的盛事,也是中国工艺美术界的盛事。博物馆捐建者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用实际行动践行办学初心使命,他们的无私风范和崇高精神境界,堪为后学之楷模,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必将滋养、启迪和引领一代代山工艺人接续奋斗、躬耕前行。学校将依托博物馆群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统筹推进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加强民艺的挖掘阐释传播,推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创新发展,在中国民艺传习方面进一步探索创新,建设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高水平艺术与设计大学。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博物馆新馆由古代工艺收藏馆、民艺馆和现代设计馆三部分组成,建筑总面积2万余平方米,是山东省首家历史性全景式展现中国工艺美术与设计文脉的重要平台,被文旅部、中国民协、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文旅厅等多个部门单位授予传统文化研究基地、教育教学基地等称号。

  活动还一同举办了潘鲁生捐赠民艺馆仪式。

  捐赠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潘鲁生在讲话中回顾了自己收集、整理与研究民艺的心路历程。他表示,民艺藏品的最好归宿是大学。希望年轻的学子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来自人民大众、来自乡村田野、来自现实生活的民间艺术,同时,带着这样的民艺情感去学习、去设计、去创作。艺术是离不开生活,创新需要文化积累,大国设计要有民族的历史文脉,要面向科技前沿,要关注民生需求和审美理想。他期待,民艺博物馆能够持续发挥社会公益服务的作用,为更多的青少年、民艺爱好者以及广大社会公众提供参观交流的服务,做好文化传播和民艺推广。民间艺术来自民间,源于生活,更应该回馈民间,反哺生活,服务现代文明。

  据了解,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民艺馆,是一座集艺术收藏展览、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博物馆,为潘鲁生教授捐赠,主要展示潘教授40余年田野调研而汇聚的民艺收藏。

  该馆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积极传播民生设计理念,以传统文脉涵养大学品格,积极打造全民美育基地。建筑面积为10000多平方米,展品上万件,形成农事器用、手艺营生、车行舟进、招徕市声、康乐人家、锦绣衣裳、巧手红妆、生活如画、敬天法祖、欢天喜地共十个单元,着力以传统生活叙事为线索,传递设计巧思,续接农耕文脉。目前,该馆不仅是高校重要的教学与研究空间,还是广大中小学生乃至社会民众体验传统生活方式、品鉴工艺经典、感受设计之美的重要基地,先后接待国内外参观者达200余万人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与好评。

  开馆仪式后,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艺研究院、《民艺》杂志社共同承办的“中国民艺传习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举办。

  研讨会结合今年世界博物馆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题,旨在展现民艺馆的平台功能,使民艺传习更贴近生活,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民艺研究,使民艺馆真正成为传播传统文化,展现民艺在学术研究与设计人才培养方面的价值的窗口。

责编:姜申涛


审签:路时川

责编:姜申涛


审签:路时川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