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学校动态 >本科高校

青岛理工大学3位学者入选年度全球 “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2022

/ 11/17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明明

手机查看

  11月15日,科睿唯安(Clarivate)发布了2022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Highly Cited Researchers)榜单,青岛理工大学李长河、张彦彬、杨敏三位学者榜上有名,入选人数位列山东省属高校第3位,这也是学校首次3位学者同时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同时,据最新一期的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青岛理工大学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3‰,材料科学学科稳居全球排名前1%,学科建设成效凸显。

2022科睿唯安内地高校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李长河

  李长河,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优秀发明家、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宝钢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主要从事磨削与精密加工、准干式绿色制造、智能制造装备及生产线、智能农机装备等领域研究工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国家机床重大专项课题1项,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1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4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青岛市及西海岸新区项目5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247篇,其中 SCI/JCR(1-2)区82篇,并有44篇ESI高被引论文,12篇热点论文,h-index 51,被引频次7400余次,入选2022年国内学者学术影响力排行榜第 25 名(机械工程领域全国仅 70 人)。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山东省技术发明1等奖,山东省专利1等奖3项,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1等奖4项等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励20余项。


  张彦彬

  张彦彬,工学博士,教授,香江学者、上银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山东省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团队负责人、JAMST期刊副主编、中国图学学会智能工厂专业委员会委员、IJAMT等期刊客座主编,获批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资助。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绿色制造、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智能制造。

  连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3项课题/项目支持,授权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内外发明专利26项;发表国内外行业顶级期刊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高影响力论文52篇,其中ESI热点、高被引论文22篇,总被引4287次、h-index 38。首位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循环经济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

 

 杨敏

  杨敏,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西海岸新区紧缺人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绿色制造、磨削与精密加工。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5项,授权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内外发明专利37 件;发表国内外行业顶级期刊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高影响力论文57篇,其中ESI热点、高被引论文28篇,总被引4927次。研究成果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专利奖金奖、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科技奖励。

  2022年来自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的6938名科学家入榜,此次美国共有2764人次入选“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占比38.3%,居于首位;中国内地共有1169人次入选,占比16.2%,居于第二位。入选“高被引科学家”榜单,说明该科学家论文被引频次在Web of Science? 中位于同学科、同发表年份的前1%,体现了在同行之中卓越的学术影响力,为该学科领域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悉,该榜单是遴选全球高校、研究机构和商业组织中对所在研究领域具有重大和广泛影响的顶尖科学人才,数据是根据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11年期间所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数量遴选得出。遴选方法是基于科睿唯安科学信息研究所文献计量专家所进行的数据分析,利用 InCites? 和 ESI?,按照基于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和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的科研绩效指标和趋势数据专门制定。

  近年来,学校加强学科内涵建设,突出高质量发展,坚持“精准规划、激励引导、合力推进”的原则,以目标为导向,多措并举促提升。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和政策牵引,学校重视高影响力论文提升工作、做好方法指引和政策引领,开展科技赋能系列活动,邀请校内外高水平专家做专题报告,精准指导;二是强化基础研究和培育工作,引领广大科研教师,树立科学观念,掌握方法论,鼓励学科交叉、合作、渗透和融合,积极开展优势学科基础研究,激发科研内生动力,促使高水平成果产出;三是创新科技服务方式,提升科技服务质量,注重过程管理和成果前期培育,强化科研成果转化。同时做好数据分析与反馈,充分发挥部门间的协同作用,做好科研服务工作的“大后方”。

初审编辑:路时川

责任编辑:姜申涛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