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葫芦文化

2019-05-10 15:44: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2018年7月6日,《光明日报》、《光明网》第16版“光明文化周末·雅趣”栏目,头条刊发《一带一路与葫芦文化》文章,作者扈庆学(笔名:扈鲁),出生在沂蒙山区“葫芦崖”脚下《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因古代曾称葫芦为扈鲁,遂以此为笔名,寓意扈姓鲁人。现为曲阜师范大学副校长、美术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当代“葫芦画派”创始人,著名画家,葫芦文化研究著名学者。

  葫芦谐音“福禄”,代表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季羡林在对刘尧汉先生所著文章《论中华葫芦文化》的评述中提到,“我国民族确属兄弟民族,具有共同的原始葫芦文化传统”。葫芦外形柔和圆润、线条流畅,上下球体浑然天成,符合“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左瓢右瓢,可盛千百福禄;大肚小肚,能容天下万物”,葫芦蕴含着多层次的吉祥文化,幸福、平安、和谐、多子等。可以说,葫芦身上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其实,不仅我国人民喜爱葫芦,“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都对葫芦与葫芦文化有共同的情感基础。一般认为葫芦的原产地是非洲,我国人民与非洲人民均有源远流长的葫芦种植历史。同时,历史文献表明,印度人民对葫芦“多子多孙”的文化寓意与中国人民有共识,这一点可以由季羡林先生所翻译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第一篇第三十七章第十七首诗所记载的“须摩底呢,虎般的人!生出来了一个长葫芦,人们把葫芦一打破,六万个儿子从里面跳出”,给予证实。蒙古的民间故事《金鹰》同样表明,葫芦在蒙古民间具有繁衍生息的含义。葫芦作为日用品和吉祥工艺品,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广泛喜爱。中亚的阿富汗人惯用葫芦做喜庆场合用的化妆品容器和鼻烟壶。在以色列、土耳其和一些阿拉伯国家,常见葫芦用作烟具和装饰工艺品。甚至在美国、日本、南美洲诸国,均可见到葫芦文化的踪迹。

  

  由此可见,葫芦文化可以成为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纽带之一。众所周知,尽管“一带一路”的倡议是开放包容的,但沿线涉及许多个国家,且其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各国在政治体制、宗教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尚存在较大差异,亟需共同的文化载体作为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中国与其他各国在葫芦实体、葫芦工艺造型的爱好,以及葫芦文化内涵的审美习惯等各方面均存在共识,这种依附在葫芦载体上的文化“共通性”非常宝贵。以葫芦等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加强民间交流,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建立互信、开展合作奠定基础。

  中国有着悠久而成熟的传统葫芦文化。在中国,葫芦的种植历史和被作为图腾崇拜的历史十分悠久。距今七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曾出土过葫芦种子,而《诗经·大雅·绵》中有“绵绵瓜瓞,民之初生”的诗句记载。不仅国内学者有大量的葫芦文化研究文献,而且基于中国葫芦文化的影响力,国外的葫芦专家也非常重视研究中国的葫芦文化。如德国的吴森吉著有《葫芦在中国文化上的用途》一文,日本的小南一郎(1991)、田分直一(1981)分别写出关于中国葫芦神话的《壶中的宇宙》与《祭壶村——台湾民俗志》等文章。中国的传统葫芦文化已被公认为世界葫芦文化中的瑰宝。另外,目前中国葫芦文化产业在资本、市场以及人才方面均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中国的葫芦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存量大,主要包括葫芦栽培、剪纸、雕刻等领域的能工巧匠,以及设计师、画家、民俗学家、收藏家等葫芦文化方面的专家。中国葫芦原料的质量与工艺造型技术享誉海外,其文化产品的营销基础较好。

  古人云,“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势成之”。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的葫芦文化可以发扬光大,和其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起形成合力,增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

  (作者:扈庆学,系曲阜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研究生导师)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大众教育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4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上海9连涨 多地年内或跟进

    e61ac24d212b408b8c366c79666546a7.jpg

    (王永乐) 涨薪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窗口再开启。目前,上海、广东、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等6省份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上海以2480元/月的最低工资标准居首位。[详细]

    05-10 15-05中新经纬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落实社区运转经费、党建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服务设施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经费,提...[详细]

    05-09 10-05新华网
  • 大沃风电演绎“一带一路”中巴友谊情深

    大沃风电演绎“一带一路”中巴友谊情深巴基斯坦电气化工程师Aurangzeb。然而,中国电建在当地的大沃风电项目为Aurangzeb[详细]

    05-10 15-05新华网
  • 英国巨石阵石柱心归位 或有助于确定巨石来源(图)

    据外媒10日报道,英国巨石阵一根石柱的柱心被送回现场,此前,该柱心已消失60年。对此,英格兰遗产委员会的巨石阵专员塞比尔表示:“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会有人从美国打电话来说:‘我这里有一块巨石阵的石头。’”  塞比尔表示,这根石柱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英...[详细]

    05-10 15-05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