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大众教育
第十八届亚运会首金由中国运动员、男子长拳冠军孙培原摘获。消息传回山东、传递到山东体育学院,师生为这位2013年毕业的校友欢呼喝彩。2018年9月4日,从雅加达亚运会回国后刚休息了几天的孙培原回到母校山东体育学院,与师生们面对面交流,畅谈亚运会参赛经历和习武感悟,引起强烈反响。
懵懂进入习武之门
孙培原6岁开始习武。在懵懂的幼年,他并不知道武术是什么,自己是不是喜欢武术,而仅仅是为了达成父亲的愿望而被送进淄博市周村区体校练习武术。父亲酷爱武术,但因为家庭困难没有条件学习武术而成遗憾。于是,父亲将对武术的喜爱加注到了儿子身上,希望孙培原能够学武并成为“武林高手”。也许在父亲眼里,能够从农村到城市生活是一件好事,因此虽然家庭经济拮据,但依旧抱着“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成才的决心,四处筹钱保障儿子的学习和训练费用。当孙培原的父亲到亲朋那里借钱时,大家都说,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孩子花销又大,就不要再学武了。但是父亲并没有因此放弃。
孙培原的启蒙教练是山东体育学院1996届武术专业毕业生王永亮。第一次接触武术,孙培原很是好奇,在教练的指导下开始从基本功练起,但是接下来的艰苦和疲惫让年幼的他有些承受不住,经常是一边哭一边练。有一次他实在忍受不了,就偷偷的跑回了家,哭着对父母说,练武术太累了,不想练了。儿子的眼泪没有让父亲动摇,反而是告诫孩子,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在安抚了几天之后,父母一起把孙培原送回体校,并为儿子偷跑回家的行为向学校、向教练赔礼道歉。孙培原大概是觉得“逃跑”无望,开始继续在汗水与泪水中进行日复一日的枯燥而艰苦的训练,没想到从此一练就是23年。
训练中,孙培原开始一步步认识武术、体味武术,从不懂、排斥到了解、接受,继而喜欢上武术,并将武术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融入自己的生命中。孙培原慢慢展示出了一名武术运动员的良好综合素质,身体灵活,反映机敏,悟性高,能吃苦,坚持得住,成绩突出。在周村区体校训练了几年之后,于2000年被选入淄博市武术院,2003年正式进入山东省队。逐渐的,孙培原开始代表山东省队参加全国比赛,代表国家队参加世界比赛,充满生命张力的“小荷”展露出令人瞩目的“尖尖角”。
执着坚持不负人生芳华
23年习武生涯,孙培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优异成绩,2018雅加达亚运会获得首金引起大众关注,他还是两届世界锦标赛冠军、两届亚运会冠军,首届武术世界杯冠军,全运会全能冠军,武术大满贯得主,连续8年全国锦标赛冠军赛冠军,武术套路“王中王”的刀王、棍王。孙培原现在是中国国家队武术套路队长,在山东省武术队也是年龄最大的,和他同场竞技过的运动员大多离开了赛场,有的已经担任教练。比赛中,有时会发现,曾经的赛场对手作为教练带的队员,和孙培原一起竞技。采访中问道:是什么原因让已经获得大满贯的孙培原继续驰骋赛场?他回答说,是对武术项目的坚持,是为国争光的信念支撑着自己走到现在。酸甜苦辣尝过,孙培原深深体会到,要进步、要成功,必须要坚持。坚持,无论风雨;坚持,不问西东。
孙培原有一个特点,说起来连他自己也很无奈。那就是他在全身心投入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分散他的精力,都不能影响到他。他说,参加一场比赛,我就想赢,想拿冠军,也许有伤痛,也许客观分析我可能不占优势,但是决定了参赛,就非做好不可。别人越说我不行,我越想证明自己行。家人都说孙培原做事是“一根筋”,他思考问题时都不敢去打扰他,他外出比赛也都不会让他为家里的事分心。孙培原认为,赛场就是运动员最神圣的舞台,在站到赛场的那一刻,兴奋、激动都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感受。走上赛场后,因为精神高度集中,四周的人和声音都不存在了,甚至就连坐在对面的裁判都看不到了,此时运动员已经与武术融为一体,在武术竞技的同时,完成从身到心、由魂而魄的提升,精壮神足,安然自胜。
刨除杂念、全神贯注地打好自己的比赛,是孙培原多年大赛的经验。很多时候,最强大的对手可能就是自己。只有内心强大起来、自强不息,才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孙培原调整自己情绪、稳定心理状态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做好、把平时训练的水平发挥出来。
成绩与奖牌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孙培原牢牢记住教练的一句话: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没有强大的实力,就是有机会也抓不住。为了全面提升自己,孙培原于2009年考入山东体育学院成为一名体育大学生,并于2013年顺利完成学业毕业。在强化学习的同时,孙培原继续刻苦而投入的训练,他“一根筋”的特性在心无旁骛地学习训练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活脱脱一个“拼命三郎”。
运动员的日常生活非常简单,从早晨到晚上,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训练,有伤病是家常便饭。运动员都能吃苦、能受累,比较难忍受的是伤痛,长期训练中需要与伤病做抗争。竞技比赛有成功就有失败,获得金牌后的自豪与开心是鼓励运动员征服下一个目标的动力,但是失败后能否扛得住不倒下更是考验运动员心理素质和拼搏毅力的试金石。在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中,孙培原自己觉得非常有把握拿到金牌,赛前他自信满满。但是没有料到最后他拿到的是长拳、刀、棍小全能的亚军,这个结果让他始料未及,当场懵了。他的目标是金牌,银牌对于他来说就是失败。赛后虽然教练开导,领导也来安慰,但是孙培原心情跌落到低谷,一度产生了退役的想法。后来经过一番思虑,不服输的个性让孙培原重新回到了训练场。重新开始训练之前,他到理发店剃了一个光头,表达自己从头开始的决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坚持不放弃的信念,让孙培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逐渐走向了武术竞技的巅峰。
亚运首金开启未来人生之路
雅加达亚运会武术长拳项目比赛中,孙培原凭借9.75分的高分拿下了首块金牌,也是孙培原在长拳项目中个人的第一块亚运会金牌。夺得亚运首金的光鲜与荣耀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和辛苦。孙培原作为中国武术队的队长首先出战开门红,赢得了中国首金。回忆起当时的比赛,当最后一个动作收势结束后,孙培原情不自禁地向观众竖起了大拇指。而当全场奏响中国国歌,当五星红旗徐徐升起,那一刻,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心情无比激动和自豪。在国际比赛中,有强大的祖国做坚实的后盾,有中国团队的凝心聚力,对运动员来说感到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支撑着自己。尤其是能够再次身披国服为国争光,如愿夺金,更是从未有过的踏实,觉得自己23年的付出都值得了。
亚运会闭幕后,孙培原回到山东体育学院
对孙培原来讲,这应该是最后一次参加亚运会比赛了。这次荣获亚运会首金,孙培原认为除了自己的全力以赴之外,功劳应该归于各方力量的团队作战。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更像一家人,每一个人都在比赛期间默默付出着,因此夺取首金的胜利不仅仅是运动员个人,更是团队的胜利。从备战开始,两位教练就针对孙培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围绕恢复、积累、提高三个环节的计划。在张家口的小高原地带训练效果非常显著,三点一线的封闭训练模式和军事化的管理让运动员更加心无杂念的投入训练中。孙培原脚踝的伤没有痊愈,赛前训练时一练就肿。为了尽快恢复,孙培原咬牙将脚伸进盛满冰的桶里,冰得几乎没有了知觉。虽然一直被脚伤困扰,但是孙培原一直在坚持,在保证伤病不加重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最大限度的跟上训练的步伐,积极做好训练前的保护和训练后的恢复治疗。在赛前的调整时期,运动员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教练沟通,有效的布置训练计划能够控制峰值起伏,将最好的状态控制在比赛阶段。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后,孙培原的身心疲劳程度都累积了顶峰,肌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疼痛,心理状态也开始出现波动。尤其是赛前,面对亚运会中国续写辉煌和争夺首金的巨大压力,孙培原感觉有些“喘不过气”。面对压力,孙培原没有刻意去回避,而是选择直面它。而他缓解压力的方式,是多看看自己将满周岁的儿子的视频和照片。
省体育局、省武术院的领导、教练和队友们都非常关心孙培原这位老将的状态,希望他能抵抗得住压力,尽快平稳心态。省体育局局长李政在赛前特意把孙培原约到自己的房间,在一个多小时的谈话里,鼓励他、安慰他,帮助他调整心态,稳定信心,让峰值慢慢回升。虽然在赛前最后两周,孙培原不得已靠打封闭来进行治疗,但他又拿出“一根筋”的执着和坚持,调动全身的力量集中心神,以最佳状态站在了亚运会赛场,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孙培原是属于武术的,他的人生与武术紧紧融在一起,除了武术,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金牌不是一切,随着年龄的增长,孙培原会退役,但他不会放弃武术事业。孙培原说,国家培养一名运动员很不容易,未来我将心怀感恩、努力前行,为国家和山东武术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奉献一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大众教育
金秋九月向来醉人,上海今秋先醉的不仅仅是人,还有人工智能(AI)。 互联网及人工智能业界中外大佬的日程表,最近都标注了同一个地点——上海。这些人中,有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等国内互联网巨头的掌门人,微软等世界知名互联网企业的高管,10位全球人工智能...[详细]
根据气象预报,今年第23号台风“百里嘉”将于今天上午到中午在广东电白到海南文昌一带沿海登陆,登陆时台风为热带风暴级或强热带风暴级。针对台风影响,琼州海峡已在12日下午全线停航。[详细]
据报道,总部设于卢森堡的欧洲审计院表示,由于欧盟若干空气污染规范比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更为宽松,欧盟空气质量未达标的状况因而更为明显。报道称,根据上述报告,欧盟每年40万人提早死亡,多与空气污染有关,而污染源主要来自高浓度的悬浮微粒、二氧化氮及地面臭...[详细]
据外媒报道,日本成田机场其中一条跑道附近因为发现疑似未爆炸的弹药,该跑道当地时间13日约5点半起封闭。发现可疑物品的现场是一处滑行道的建筑地盘,该条兴建中的滑行道用以疏导着陆航班,让它们能够更容易离开跑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