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专访:助力青岛加速 服务全省新旧动能转换

2018-07-14 18:00: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聂忆宏

》》点击进入访谈实录专题

  日前,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做客大众网接受专访,畅谈高校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的作用。并结合青岛大学的具体情况,详细介绍了青岛大学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所做的工作,以及今后的具体目标。另外,还对青岛大学助力山东省海洋产业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详细介绍。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您认为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高等院校能发挥什么作用?

  胡书记:城市发展与高校发展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城市发展需要高校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人才和智力支持,高校发展则需要城市提供好的环境、资源和条件支撑。纵观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经验,城市强,大学就强,同样,大学强,城市也强。城市的繁荣发展,无不浸透着所在城市高校的深度参与和全力支持。

  进入新时代,伴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阶段转变,青岛要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必然面临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任务。山东的发展离不开青岛的贡献,青岛如果缺少动力,整个山东的压力就会变大。对青岛而言,通过新旧动能转换,不仅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要对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国家起到辐射作用,继续做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青岛瞄准打造国家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的目标,聚焦新旧动能转换,按照市委提出的突出创新引领,实现三个更加目标要求,加大改革步伐,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全力迈向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创新源和人才库,高校更是责无旁贷。

  一、引领高校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切实发挥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两会广东代表团讨论时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因此,要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重点是改革人才政策和创新机制,把高校建成青岛发展的人才库和蓄水池。

  一是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城市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校作为人才的集聚地,迫切需要政府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政策,构建良好的引才、用才环境,从而激发人才新活力。要尽快建立符合国际规则和惯例的引才机制和服务模式,加大柔性引才力度,支持外籍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来青工作、创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人才签证、工作许可审批、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子女入学、创新创业、资助补贴等方面的优渥待遇。对高端紧缺人才,探索实施科技成果转让、科研成果奖励政策,健全并完善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绿色通道,畅通人才在高校、机关、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合理流动。

  二是加大对高校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一个城市要形成巨大的人才和资源集聚效应,必须要建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知名影响和示范带动作用的高校。近年来青岛加快筑巢引凤,吸引优质高校资源,短时间内形成了名校云集效应,但是要真正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长期有效集聚,还要下大力气,加强对青岛本土高校的扶持建设力度,要制定竞争性方案,加大对高校的投入,分层分类支持高校加强“双一流”建设,有重点地推动几所高校、一批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三是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2017年4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抓紧修改或废止影响高校发展和教学科研人员积极性的、不合时宜的行政法规和政策文件,保持改革政策协调一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一系列的改革举措说明,新时代推进“放管服”改革,关键是要从制度建设上为高校发挥新旧动能转换的作用提供强大支撑或保障,推动高校自身加快质量变革、提升内涵建设,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

  二、引领社会力量与高校一起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共同发力

  社会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也是直接影响高校发展生态的重要因素。通过服务社会,高校能够更有效地加强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更好地推动高层次团队建设。要发挥好高校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作用,必须引领社会力量与高校一起共同发力,重点是推动高校建成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创新高地,让高校更好地服务新旧动能转换。

  一是大力推动产学研用链条式合作。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是科技创新,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学校是创新的源头,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可以推动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更好地实现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所以,政府要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和协调机制,发挥企业筑巢引凤的作用,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高校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青岛历来有“品牌之都”之美誉,海尔、海信、青啤、青岛港、澳柯玛等企业驰名中外,要发挥本土企业的优势,通过建立企业与高校的人员交往机制,开展挂职锻炼,聘请高层管理人员担任高校创新创业导师等方式,形成良性的互动交流机制。

  二是扶持形成若干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伴随着青岛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很多大型企业在青岛建有产业园区,依托产业园区又建设了高水平的创新平台,这些创新平台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但是依然存在人才资源不够集中的问题。而高校既有平台优势,也有丰富的人才优势。因此,政府要扶持企业加强和高校的深度合作,以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建立长效机制为目的,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打造服务青岛产业升级的高端创新平台。

  三是引导激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办学。高校要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好作用,绝不能闭门造车,要坚持开放办学,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这样才能保证高校有针对性地服务社会需求。近年来,苏州市通过实施“名城带名校战略”,依托城市发展和社会资源,推动学校发展,又依靠学校的发展,反哺城市发展,走出了一条可供借鉴的发展路子。要服务好新旧动能转换,就要加强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与高校的对接,更好地推动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发挥好社会力量的咨询、协商、审议和监督职能,从而助力高校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高校在新旧动能转换中要找准几个着力点

  高校要以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为眼光,考量学校改革发展的成效,以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自身新旧动能转换为目标取向,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高校人才、学科和智力等创新资源,为青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是打造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高端智库。高校作为教学、科研中心,可以充分利用人才、信息等资源,发挥思想源、智慧库和人才泵的优势,为青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依托高校成立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高端智库,汇聚一批国内外一流学者、行业领袖、政府官员参与智库建设,聚焦青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前瞻性地组织重大战略、制度、政策和基础理论等方面研究,打造成为承接市、区政府重大课题的高地,为青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提供决策咨询。

  二是构建与十大产业统筹发展的格局。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中心,也是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随着青岛高校数量的不断增加,科技创新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高校要打开院墙搞科研,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青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际,聚焦“四新四化”和青岛现代经济产业体系,瞄准优势特色产业和未来新兴产业,发挥高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找准结合点,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依托一批国家级重点科技平台,建成服务青岛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青岛高校要聚焦海洋特色,强化对海洋产业名城的支持,重点是要发挥各高校学科的优势,这样才能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海洋产业发展。

  三是汇聚海内外高端人才打造创新高地。高校要实现高水平发展,必须在人才上占得先机,下好先手棋,实现由建设自身高层次人才平台向服务青岛建设全国科技创新平台转变、由保障自身学术振兴向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创新转变。从全国的情况看,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日益成为人才的汇聚地,极大地推动了高水平大学建设,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因此,青岛高校要围绕新旧动能转换,聚焦“四新四化”建设,进一步加大人才团队引进培养力度,面向全球延揽一流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同时,建立良性竞争激励机制,加强本土人才的培养,给予本土人才和海归人才同等待遇,更好地储蓄人才,更好地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

  四是构建适应青岛发展新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进入新世纪以来,青岛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加快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要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对接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主动调结构,转方式,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分层分类推进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形成高峰与高原结合的生动局面,增强与青岛城市发展的贴合度,为青岛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高校要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五是巩固和拓展驻青高校各自特色优势。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要充分发挥各自高校的优势,不能平均用力。以青岛大学为例,青岛大学作为一所综合大学,具有学科门类广、服务优势鲜明的特点,应在推进科技创新和智库建设的同时,依托优势特色更好地服务青岛。一是依托青岛大学丰富的医学资源,发挥附属医院、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和其他加盟医院的作用,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配合实施好青岛市“互联网+医疗健康”行动计划,搭建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公共平台,大力提升青岛市民的整体健康水平。二是依托深厚的师范教育传统,提升服务青岛基础教育水平。充分发挥师范学院作为省市两级教师教育基地的作用,整合区域教师教育资源,完善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为先导、中小幼教师教育纵向衔接、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体贯通的新型教师教育体系。三是依托纺织、材料等特色优势学科,加快推进高性能海藻纤维、3D医学影像与计算机手术辅助系统、电动汽车智能化动力集成、互联网金融、知识产权、标准化等领域的成果转化、技术升级和人才培养,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主持人:具体到青岛大学,您认为学校在助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有什么得天独厚的优势?

  胡书记:青岛大学以青岛城市名字命名,与青岛市血脉相连,是青岛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服务青岛能力显著提升。引进院士、、等国家级称号人才43人,教师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学术创新水平持续提升。临床医学、工程学、化学、神经与行为科学、材料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系统科学、纺织科学与工程进入全国学科评估排名前十位。全校70%以上本科生、研究生留青就业创业。围绕青岛发展的战略需求和重大问题,以首席专家为核心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组建了财富管理研究院、海洋纤维新材料研究院、石墨烯应用技术创新研究院等一系列研发机构,深度融入相关产业发展。石墨烯、海藻纤维、3D医学影像与计算机手术辅助系统实现就地转化,科技贡献能力显著提升。发挥医学学科优势,着力推动健康产业发展,高品质医疗服务功能持续增强。推动电动汽车智能化动力集成研究,“电动汽车智能化动力集成技术”创新平台获批成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知识产权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院、标准化研究院等智库机构,以政策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取得了一批成果。挂牌成立青岛大学实验中学、附属小学、第二附属小学,打造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与青岛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区市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涵盖教育、知识产权、大数据、医疗、新材料等领域,服务青岛工作在整体上呈现纵深推进态势。

  但同时,随着青岛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学校在服务青岛方面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面向青岛重大需求和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布局不足,学科综合优势发挥不够;领军人物和杰出人才缺乏,对青岛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贡献有限;传统优势学科发展较慢,前沿交叉学科发展不充分,原始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与青岛日益扩大的对高层次智力、医疗等资源的需求尚有较大差距;学科专业结构不够优化,人才培养对地方推动作用难以量化;学校基础研究与地方合作项目短、平、快的产业效益导向之间存在矛盾,较难获取企业的稳定支持;校园建设难以满足学校日益增长的各方面需求,办学经费紧张。

  当前,一流大学无不抢抓机遇努力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学校在空前激烈的竞争中面临全面提升竞争优势的严峻挑战。国务院批复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青岛要率先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当中走在前列,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这是青岛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担当。尤其是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大数据时代、云时代的来临,大学作为知识的保存、创造、传播者的地位越发突显。以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抓手,加快健全服务体制机制,在办学实践中全面体现和强化青岛特色、青岛优势,将有助于解决长期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快建设一流本科、一流学科、一流大学。2018-2022年,是学校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关键时期,学校必须认清自身发展现状,紧紧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机遇,统筹谋划、科学部署,主动融入青岛改革发展大局,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增强服务能力,凝心聚力在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中实现学校事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主持人:7月4日,也就是上周,青岛大学发布了《青岛大学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白皮书》,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青岛大学将如何具体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吗?

  胡书记:全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学校把加快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作为履行大学使命、担当社会责任的重大机遇,作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牛鼻子”来抓。6月12日,学校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汇报情况,获得省委书记刘家义同志批示。7月4日,我校举行了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白皮书发布会。

  我们这次发布白皮书,就是要以实际行动告诉青岛人民:青岛大学是怎么看新旧动能转换的,以及准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哪些贡献。鸡蛋只有从内打破,激活内生动力,才是生命的诞生。青岛大学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就是要从内打破,自身重新加速,同时推动青岛加速。我们就是要以白皮书宣布学校新旧动能转换的开始,就是要通过自身整体实力的提升,谋求在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更大、更重要的角色。

  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但归根结底要依靠创新、依靠人才。所以我们主张建立政产学研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模式,把高校作为第一动力和第一资源结合点的作用充分发挥出先来,推动青岛实现持续发展、创新发展、领先发展。我们希望在推动青岛实现凤凰涅槃的同时,也实现学校自身的浴火重生。

  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基本经验来看,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规律。因此,作为高等学校就必须谋长远、图长远、支撑发展、引领发展。我们在白皮书中设计了12个重大项目和78个分类项目。这些项目体现了青岛大学的学科优势、学科特色,以及人才优势、人才特色。我们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三个:一是如何将这些项目“嫁出去”,让这些项目在青岛落地、开花、结果;二是如何以自身科技创新与成果就地转化水平,来提高对青大对青岛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三是虽然一些项目前景看好,但可能认识水平还没有达到,这中间可能会有一个“时间差”。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青岛市政府指导下,在各区市政府支持下,抓住创新不放、抓住人才不放,进一步处理好产学研合作关系,处理好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关系。我相信,通过持续创新,青岛能够把自身动能转换过来,也能够推动青岛把动能转换过来。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下学校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做的一些工作。

  一、精准定位,打好五招“组合拳”

  学校党委充分认识到,要服务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必须精准定位服务的方向和发展的思路。学校确立了“立足青岛、融入青岛、服务青岛,在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中求发展,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求突破”的办学理念。围绕这一理念,学校党委形成了“五个一”的工作要求:即“出台一个规划、建设一个平台、签订一份协议、创办一个论坛、撰写一篇文章”。借助“五个一”,打出五招“组合拳”,招招用力,全力落实,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一)出台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战略规划。坚持思路破冰,规划先行。立足学校实际,聚焦重点任务,出台了《青岛大学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战略规划》,形成了“对接校地、汇聚信息、统筹合作、引导供需、招才引智”的基本思路。精准对接“四新四化”“十强产业”,确定了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12个重点板块,梳理形成了依托各学院或研究院最具代表性的78个项目,形成了拳头产品“当家菜”和精品项目“套餐”。同时,制定了科研行动计划、人才培养行动计划、高层次人才简介和直属科研机构一览表,编制印刷了《青岛大学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白皮书》。构建起全链条的科技、人才和智力支撑网络,推动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融合、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融合、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融合,重点发力,多点突破,众彩纷呈,全力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二)建设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对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围绕“四新四化”,学校加快高层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在原先成立的39家直属研究机构的基础上,又成立了“青岛大学歌剧艺术中心”“青岛大学智能可穿戴技术研究中心”“玉马遮阳新材料研发中心”等7家研究机构。适应“十强产业”发展,聚焦重点板块,成立了青岛大学微纳技术学院,聘请中国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产业之父、中芯国际创始人、芯恩集团董事长张汝京博士担任终身名誉院长,推动芯片研发、产业化和芯片领域高端人才培养。在青岛城阳区成立了青岛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和青岛大学未来研究院,聘请新加坡工程院院士葛树志担任院长,力争打造国家级机器人技术研发中心和机器人产业化示范园区。另外,学校瞄准国家和山东发展重大战略,迅速组建打造了“青岛大学经略海洋研究中心”“青岛大学齐鲁乡村振兴研究院”和“青岛大学劳动人事研究院”三个研究机构,获批成为山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三)加强校地校企对接签订合作协议。坚持主动作为,组织开展了“青岛大学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白皮书发布会”。与青岛日报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建青岛大学新媒体学院,与青岛海尔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在科教产业园建设、创新创业、大健康产业等领域开展合作。积极与青岛市辖区市对接洽谈,与城阳、平度、莱西等签署了合作协议,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开展全面合作。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和相关学院还与青岛各区市、企事业单位签订了一系列不同类别的共建服务协议。

  (四)办好服务新旧动能转换论坛。发挥论坛交流思想,迸发智慧的作用,围绕“一带一路”“标准化”“乡村振兴”“经略海洋”等主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行业领袖150余人,开展了高层次学术论坛。依托各学院和直属研究院,聚焦青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前瞻性地组织重大战略、制度、政策和基础理论等方面研究,打造成为承接市、区政府重大课题的高地,为山东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提供思想支撑。

  (五)主动写好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一系列文章。发挥高校学科优势突出、人才资源聚集的优势,打造一流的智库,发挥决策咨询功能。组织专家、学者在《光明日报》《大众日报》《青岛日报》等媒体上发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的理论文章。另外,组织专家向省政府研究中心、青岛市委呈报智库成果,其中,《提升经略海洋能力,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山东贡献》、《加快培育独角兽企业,打造新旧动能转换新引擎》已作为“专题研究报告”,被省政府采用。《提升经略海洋能力,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山东贡献》,获得了副省长于国安同志批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作为青岛市委宣传部“智库成果专报”,被青岛市委采用。

  二、强化组织实施,构建完善的保障体系

  学校成立了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统筹全面工作。成立了青岛大学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动加强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青岛市、各市县、各有关企业的联系,统筹推进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各项工作。同时,把推动自身新旧动能转换与“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等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开展调研,及时调整部分机构设置,制定激励政策,进一步完善机制保障。不断完善人事考核、职称评聘、导师遴选等制度,完善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政策,激励教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初步构建起以组织领导、政策支持、人才支撑、责任落实的保障体系,为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激发活力。

  总书记常讲,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更好在“服务山东新旧动力转换中求发展,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求突破”,学校从实施十大工程入手,坚持内涵提升、特色发展,全面做好各项工作。这十大工程是:

  一是党的建设定向领航工程。做到党政同责、齐抓共管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形成团结合作、干事创业、温暖和谐的校园氛围;抓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坚决执行有关纪律规则,凝心聚力,为办好社会主义大学提供坚实保障;抓好学生工作,从思想教育到学习到生活,关心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

  二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本科生培养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做到“名师上讲台,教授上本科课堂”;研究生培养要抓好教学质量过程,落实导师负责制。

  三是师资队伍的支撑工程。引育并举,引进人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人才评价要更加科学化。

  四是学科建设的重点工程。学科建设抓特色、抓特点、抓重点,争取大突破。

  五是科学研究的提升工程。国家需求是引力,有效激励是动力,精准发力,抓好科学研究的对标、分解、推动工作。

  六是服务社会的亮点工程。对接区域发展需要,紧密结合新旧动能转换战略,思考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同时进一步争取自身发展的资源。

  七是学术平台的活力工程。多措并举,将学术资源引进来、走出去,激活教师的学术动力。

  八是校友工作的助力工程。充分挖掘利用校友资源为学校发展提供条件,形成服务校友、共建学校的局面。

  九是学院办大学的定力工程。充分发挥学院的主观能动性,推动自身发展。

  十是校园建设的凝心聚力工程。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青岛大学有哪些举措或成果,助力山东省海洋产业发展?

  胡书记: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经略海洋战略作为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12个重点创新平台之一。在7月4日的发布会上,学校经略海洋研究院正式揭牌。学校将聚焦现代海洋产业,助力青岛打造“蓝色粮仓”。积极开展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突破育种关键技术,培育海水增养殖优质品种和繁育健康苗种。推进海洋药物的研发,打造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大对海水储能与淡化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打造世界一流科研平台。推进深海环境监测探测、海洋卫星遥感等新型技术,开展能源、海洋资源和环境相关的科学研究,为青岛市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海洋产业服务。

  我们成立了经略海洋高端智库,为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和青岛打造国际海洋名城提供决策咨询和人才支撑。本智库依托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地——青岛大学经略海洋研究中心,联合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等机构,汇聚了一批长期从事海洋研究领域卓有成就的中青年专家,致力于为山东海洋强省和青岛打造国际海洋名城、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服务。本智库将发挥综合学科优势与协同创新研究特色,围绕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问题开展跟踪、超前研究,聚焦于新旧动能转换、现代金融服务业、港口经济发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治理模式创新等方面开展系列研究,形成以政策研究为导向,以决策咨询报告、政策专报、学术专报、媒体评论、权威论文等为载体的系列研究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和智库支持。目前,已在光明日报、大众日报、青岛日报、人民网、求是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国内重要媒体刊发了系列理论文章。其中《提升经略海洋能力为建设海洋强国做出山东贡献》被省政府《专题研究报告》刊登,省政府领导做了重要批示。

  主持人: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中央赋予山东的光荣使命。青岛大学能为乡村振兴战略带来哪些助力?

  胡书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中央赋予山东的光荣使命,也是山东实现“走在前列”目标的重要方面。

  作为肩负“走在前列”使命的农业大省,山东应该发挥农业规模大、底子厚、基础牢的优势,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干在先、走在前、作表率,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美丽乡村为载体,以激活市场为支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政策扶持为保障,以党的领导为根本,引导资本、劳动、技术等经济增长核心要素“回流”农村,全力提高农业农村发展质量,为全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齐鲁样板”。

  为此,我们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与平度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成立了青大-平度齐鲁乡村振兴研究院,这也是山东省首个基于校地合作而设立的乡村振兴研究院。我们将重点发挥学校旅游学科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发挥质量与标准化研究院优势,运用“标准化+”思维,对接国家标准化战略和质量兴农战略,构建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体系。发挥文史哲学科综合优势,实现乡村文化重构,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发挥医学学科优势,构建面向城乡的分级诊疗平台和健康大数据管理中心,实现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妇幼保健、疾控监测等业务全覆盖,提高城乡居民医疗服务质量。

  我们还成立了服务乡村振兴高端智库,全面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本智库依托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地——青岛大学齐鲁乡村振兴研究院,与平度市人民政府共建“青大——平度齐鲁乡村振兴研究院”,发挥青岛大学和平度市人民政府的各自优势,围绕乡村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的现实需求,聚焦“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与规划、旅游视域下齐鲁乡村振兴、农村文创特色小镇建设、乡村老年人健康管理、农村“互联网+”医养结合模式与体系、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与规划、齐鲁乡村历史文化资料整理等领域,深入研究齐鲁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与政策体系、典型案例与经验等内容,为山东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咨询支撑,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凝练齐鲁经验、齐鲁样板。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大众教育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多地住房公积金政策收紧 异地购房提取难度加大

    1.png

    内蒙古6月底出台规定,不再支持非缴存地及非户籍地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取消装修住房、购买车库、车位和缴纳购房维修基金、契税、办证费提取使用公积金。事实上,多地明确,支持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购买首套住房或二套改善型住房,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房租。[详细]

    07-25 16-07中新经纬
  • 夫妻“播黄”牵出200余家直播平台

    记者张红兵 记者今天从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获悉,在“净网2018”专项行动中,江西鹰潭警方抓获利用手机直播网站进行淫秽表演的一对夫妻胡某香和胡某锋。[详细]

    07-25 17-07法制日报——法制网
  • 加拿大多伦多枪击暴力案件与日俱增

    加拿大多伦多枪击暴力案件与日俱增【环球网报道。报道称,今年多伦多的枪支暴力事件和凶杀案件数量飙升。[详细]

    07-25 17-07环球网
  • 伊万卡关闭同名服装品牌 中国代工厂:业务不受影响

    伊万卡关闭同名服装品牌。中国代工厂:业务不受影响伊万卡宣布关闭同名服装品牌。[详细]

    07-25 17-07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