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服务海洋山东系列报道①海陆统筹,培育“深蓝型”经济增长新动能

2018-01-25 18:07: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凯娣 宋美璐 李小梅

  编者按:21世纪是“海洋世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山东省是海洋大省,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具有得天独厚的临海之利。山东省“十三五”规划中指出,“优化海洋开发布局、抢占海洋科技制高点、强化海洋经济体系建设,探索人海和谐、海陆并进、彰显特色的科学发展模式,加快建设海洋强省。”

  对拥有济南、威海和青岛三地校区,扎根齐鲁大地办学的山东大学来说,服务海洋山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战略。山东大学依托自身的人才和地缘优势,以国家和地区重大需求为导向,建设海洋科技新高地,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在充分发挥海洋的资源优势,培育“深蓝型”经济增长新动能等方面,给出了自己的答卷。

  海洋经济是我国海洋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经济社会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印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坚持海陆统筹,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推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山东省明确提出要到2020年,构建起现代海洋产业新体系,成为引领国家海洋经济开放合作的排头兵,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强省。山东大学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统筹推进中高端海洋产业发展,科学开发海洋资源,推动成果转化,倡导海洋经济低碳绿色循环发展,着重培育深蓝型经济增长新动能。

  聚焦海洋碳汇研究,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以海洋碳汇这一科学问题为导向,着力在深海有机碳库成因、海洋碳汇对生态环境的调控、海洋碳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等重大科学问题上开展研究并取得原创性成果。通过搭建覆盖全国纬度梯度的海洋碳汇监测网络,系统研究海洋碳汇变动规律,以查明我国典型海域增汇潜力。目前,海洋研究院已在青岛校区搭建海上围隔体系实验平台,利用“中宇宙围隔生态系统”,系统研究海洋碳汇过程参数,探讨发挥碳汇潜力的增汇途径,并评估其生态环境效应。通过打造人工上升流增汇平台,利用海洋自身的环境生态特征,制造海区的人工上升流水环境来开展海洋增汇,实现多种能源的互补。与青岛蓝色硅谷管理局及相关企业合作,共建“蓝色碳汇研究中心”,以“国际海洋碳汇永久论坛”为支撑,以建设“海洋碳汇交易所”为目标,高起点规划,延揽高端团队和人才落户山东大学,共同开展蓝色碳汇的研发工作,打造国际蓝色碳汇核心区。这些重大工程将在基础上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科技支撑。

120KW海浪发电装置

  积极开发海洋能源与海洋装备。海洋波浪蕴藏着巨大的蓝色能量,号称天然的能源“发动机”,如何利用好这一“发动机”,却是一个难题。针对这一问题,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海洋装备与信息团队攻坚克难,研发出120kw漂浮式海浪发电装置和横轴转子水轮机波浪能发电系统,利用液压传动系统将波浪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海洋波浪的稳定发电。目前,波浪能发电装置已经应用于南海通信浮台、深远海网箱养殖等方面,未来将在海洋中组网布放。海浪的巨大能量能够为人所用,却会为海工作业带来不小的麻烦。受海面波浪的影响,深海作业的海工装备与母船会产生巨幅晃动,这种晃动如果不加以控制将会导致严重作业事故。为保证深海拖曳系统正常工作,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海洋装备与信息团队根据海工作业的功能需求,自主研发了一种适用于深海拖曳系统的主被动复合式升沉补偿装置,可有效补偿拖体升沉运动的90%以上。同时,搭建了六自由度海洋姿态综合模拟系统,为主被动升沉补偿器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研究提供模拟环境。

  积极发展海洋生物与医药新兴产业。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发在生物学、医学、药物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各类海洋生物中提取分离到具有各种药用活性的化合物,是开发制成新药的重要科研支持。山东大学借助山东省海洋微生物资源中心、山大—百合联合实验室等资源,建设了“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与产品研发平台”,开展海洋生物药物、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材料、海洋微生物与酶制剂等方面的研发、技术中试和产业化示范。通过构建海洋生物材料、微生物菌种、基因与活性物质样品库,建立平台网站系统,使产业链上游研发部门能够找到相应资源;通过网上信息共享,为企事业研发部门提供数据信息资源,并有实物对应,提供菌种和活性物质样品,促进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发;利用实验室资源,提供小规模发酵生产以及成套分析、检测设备,建成共享的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为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与产品研发提供开放共享服务,相关部门可以利用本单位研发子平台的实验室开展技术攻关与产品研发,并可以为相关企业提供第三方检测检验服务;对形成专利的技术及产品开展技术转化,直接为相关企业提供高端产品生产技术、生产工艺与新产品。

  推进“海上粮仓”建设,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山东省是传统渔业大省,海洋生物水产养殖是农业生产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面对我国水产养殖品种种质退化严重和良种缺乏的现状,山东大学“山东省海洋生物繁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门致力于海洋生物繁育的研发,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和企业横向项目四十余项。研究中心主要从两大方向开展研究,一方面是新品种的培育,主要通过引种国外优良品种,如新西兰黑足鲍、绿壳贻贝和澳大利亚黑唇鲍等,引种后驯化培育达到自繁和杂交育种的效果,其中黑足鲍与皱纹盘鲍杂交获得的杂交新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的特点,在胶东半岛、大连、福建、浙江等鲍养殖区域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示范;另一方面是海水养殖循环系统的设计研发,通过与新西兰Canterbury大学合作,设计研发适合我国养殖环境的海水养殖循环系统,该系统具有环保高效节能的特点,是由传统的农业化向工业化和高技术化的重大转型,目前海水养殖循环系统已经在山东春雨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大连海洋岛水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并投入使用,系统运行效果良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可长效自主运维的智能深远海养殖平台与渔业资源开发技术合作”项目启动会

  加大深远海资源开发,推进“智慧海洋”建设。2017年11月,由山东大学海洋学院梁振林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可长效自主运维的智能深远海养殖平台与渔业资源开发技术合作”项目启动会在山东大学举行。梁振林教授的战略性国际合作专项项目是山东大学牵头承担的第10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将研制智能深远海养殖系统和管理运维系统,形成成熟的深远海渔业网箱养殖技术,并在印度尼西亚海域开展应用示范,实现成果转化,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为我国的海外“海上粮仓”建设开拓新的渠道。

  此外,针对河豚鱼、金枪鱼、鰤鱼等高端养殖鱼类的高效环保型饲料的开发在国内仍属空白这一情况,山东大学海洋学院的水生生物营养与健康工程研究团队成立了专项研究课题组,对饲料开发中所需的营养素需求量、饲料性状参数和饲料投喂率等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同时,山东大学与山东通威饲料有限公司、乳山市金牌饲料有限公司等共同组成产学研战略联盟,推动研发饲料的产业化推广。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大众教育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百度新闻,能看能听,懂你所想给你所愿,快下载试试看!

    百度新闻是一款致力于热门资讯头条、语音阅读播报的APP。专业权威的百度搜索技术,您可以在这里随意搜索各种新闻、资讯、百科。研发个性化算法,让您在有限时间里,读到最想看、最需要的新闻资讯。语音技术实现情感语音播报新闻,让您在开车、健身等,需要解放双眼双手场合,也能尽情收听新闻资讯。[详细]

    百度新闻
  • 十余省份召开地方两会 多地下调2018年GDP目标

    地方两会.jpg

    (记者 李金磊)2018年省级两会正密集召开,各地如何制定今年的经济发展目标,尤受关注。据中新网记者统计,截至1月24日,安徽、新疆、上海、江西、北京、天津、内蒙古、河南、湖南、湖北、甘肃、西藏等十余省区市已召开省级地方两会。[详细]

    01-25 16-01中新网
  • 卫计委:到2030年每万人有5名全科医生 缺口50万

    医生缺口.jpg

    资料图:社区医生拎着便民医药箱前往附近居民家中回访巡诊。曾益新介绍,我们现在全科医生的数量是20.9万,按照到2030年每万人有5名全科医生,确实差不多还有50万的缺口,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多方位、多渠道培养,加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是有可能实现的。[详细]

    01-25 16-01中新网
  • 韩媒:韩国两架超音速飞机T-50TH移交泰国空军

    据韩媒报道,韩国航空宇宙产业公司生产的两架超音速飞机T-50TH已移交给泰国空军。据悉,泰国空军订购的4架超音速飞机T-50TH中的2架飞机于25日抵达泰国中部北榄坡府空军基地,完成了移交程序。[详细]

    01-26 16-01中国新闻网
  • 韩国世宗医院未安装自动灭火器 已致41人丧生

    中新网1月26日电。据“中央社”报道,韩国密阳消防署长崔万宇26日下午发布简报称,当地发生火灾的世宗医院因没有安装自动灭火器,导致灾情严重,造成百余人死伤。[详细]

    01-26 16-01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