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满德利
大众网济南10月28日讯(记者 满德利)“山东大学应该不应该有文化自信?应该有。从高亨先生到刘大钧先生,中国易经学的研究中心永远在山东大学。这一点是山东大学应该认为光荣的事情。”10月27日,是山东大学范曾日。当天下午,当代著名学者、思想家、国学大师,同时也是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的范曾先生做客山东大学,以《中国古典文化的自信》为题,为在场的师生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盛宴。
以山东大学的易经学研究作为引子,范曾谈起了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哲学,他表示,《易经》是中国的前哲学。到了春秋时代,老子出现了,老子出现以后,中国的真正的哲学诞生了。由此,范曾先生从几个维度展开,详细阐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自信之所在:
中国古典哲学的自信
谈到中国古典哲学的自信,范曾表示,自己曾把中国的古典哲学和西方哲学做过对比。
“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一个最大的区别,西方哲学是实验的、逻辑的、演绎的。而中国的哲学是经验主义的、感悟主义的、归纳的”,范曾认为西方的哲学,一开始就特别注意事物的确然性,即非此即彼的观点,这在希腊哲学非常的重要。而中国哲学特别强调事物的未然性。这种未然性,黑格尔不能理解,不能理解庄子说的是非观,也不能理解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范曾提到,可是到了二十世纪,西方出现了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这些人对东方哲学非常感兴趣,例如胡塞尔要求从西方的确然性的本体回归到事物的现象本身;到了十九世纪,像尼采这样的人物也开始反对“非此即彼”的观点。
中国语言文字的自信
“中国不缺少文字。我们还有很多字没有利用起来,我们不缺少文化,问题你了解不了解中国的问题”,范曾说,中国是不缺少语言文字的国家,光是《康熙字典》就有48000字,即使以他和刘大钧这样的学者,大概认识5000字就不错,很多字是不认识的。中国的语言和英文,二十年后必然是全世界两个最强势的语言,而且现在中国语言的魅力日益使世界各个的学者都感到十分的迷恋。
中国的文字语言为什么能够保持这么久?范曾解释,因为汉字有它的美,而且这种美是其他任何文字代替不了。他以杜甫的《秋兴八首》举例,“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多优美的境界!”。曾经胡适不理解,说杜甫不知道语法。但这正是中国语言文字的美,是西方语法不能解释的,范曾表示。
中国历史的自信
范曾提出,虽然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历史比中国悠久,但是我们仍然能够对中国的历史拥有高度的自豪感。
首先,中国历朝对史官非常重视,对历史的研究法也非常的重视。比如唐代刘知几写过《史通》,这是历史的研究法。而且一般的历史都是后朝的人写前朝的事情,只要掌握的史料正确,就比较公正。
另外中国是一个特别重视文字记载的国家。文字在逐步的由大篆、小篆、隶书、草书,可是延绵不断,都能够辨认。这一点在全世界的语言文字上是没有这样的奇迹的,而且注意记录的翔实。“比如在古文尚书和经文尚书之间的辩论,延续了2000年。我想没有一个国家对历史、对书这么认真。”范曾说。
因此范曾认为,虽然希腊有《荷马史诗》,但这不可以当历史看,虽然荷马比屈原早600年,但他就是描写特洛伊人和斯巴达人的战争,不能作为的一个真实的历史对待,只是讲了一个故事。
除此之外,范曾还提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对仗之美、连绵之美以及书法艺术的美妙,我们看中国文人的书法作品能够看出他们的愤怒等感情因素,这种感情的因素的注入,只有中国的文字有。而“中世纪那些抄《圣经》写的花里胡哨的字,仅是工艺美术,不能记录心情,不能表达艺术家的心灵” 。
最后,范曾对从事文艺创作的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他表示,“不要认为自己一下子就成为历史界的人物,还遥远的很!要永远有大匠精神,费尽一生的精力一定搞好它,这样你们的作品才能为历史承认。”
他还表示,文艺工作者在学习和工作中,要讲究两个字“真、诚”。“不具有真和诚,你的话会使令人厌恶的、虚假的。你的诗是完全是为了一种为人而写,不是为己制作。一个心灵不纯洁的人,他下笔一定无法。人品不高,笔墨无法。”范曾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满德利
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该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联合其他机构共同研发出全球首款吨位级货运无人机。这款大型货运无人机名为AT200,全长11.84米、翼展12.8米、高4.04米,最大起飞重量3.4吨,是当前国内外民用无人机领域的“大家伙”。[详细]
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6大城市重庆、广州、上海、北京、成都和深圳成为全球旅游业收入增长最快的城市。[详细]
新华网广州10月28日电。日前,中央对广东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进行了调整。[详细]
《日本经济新闻》10月27日报道称,媒体26日获悉,斯巴鲁汽车公司国内工厂也存在让未获得公司认定资格的工作人员进行整车检验工作的问题。该公司还宣布,这些子公司产品已被取消日本工业规格认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