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为何周五“打老虎”
中纪委网站在一段时期里相对较多地在每周五公布最新案情。
中纪委网站在一段时期里相对较多地在每周五公布最新案情。
俄罗斯经济似乎正在进入奔溃的前夜,普京手里还有牌吗?
赵作海案、浙江叔侄案、萧山5青年抢劫杀人案等冤案已追责。
网络投票由大众网协办,时间为6日0时到2015年1月4日24时
接送孩子、提供午晚餐乃至作业辅导、兴趣班课程,“托管班”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对学生家长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除了外部监管的腰带要紧一紧,“托管班”问题也从社会角度对办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倒逼学校教育的改革。
“托管费年年涨,小学6年花4万。”近日,齐鲁晚报一篇报道将“托管班”问题再次聚焦于公众视野之下。家长[微博]不方便接送,只得选择托管班。而托管班的“脱管”状态却又让人吐槽不断:或是突然关门卷走学费,或是饭菜不卫生惹人愤怒,亦或是辅导老师不专业……
托管班为何变成了“脱管班”?虽说一定程度上属于校外教育问题,但事关学生与家长的切身利益。教育管理部门作为教育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确实该转变管理模式,回应家长的急需,应对现实问题带来的挑战。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家长上下班和孩子接送问题的矛盾愈发凸显。孩子放学了,家长还在工作。这直接促成人们对“托管班”服务的现实需求。当学校无法提供相关服务时,社会上各种类型“托管班”便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接送孩子、提供午晚餐乃至作业辅导、兴趣班课程,“托管班”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对学生家长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然而,在不少地区,学费逐渐上涨的“托管班”常是教育、工商、食药等部门的“三不管”地带。这直接带来的后果是,食品安全、卫生状况、人员素质等诸多隐患让家长们难以安心。一旦出现问题,难以追责,最终损害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相关部门亟需提高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做好部门协调、综合治理,出台针对性的管理方法,规范“托管班”办学行为。
除了外部监管的腰带要紧一紧,“托管班”问题也从社会角度对办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倒逼学校教育的改革。学校的核心功能是提供公共教育服务,当学生和家长有现实所需,教育部门应积极探索合理的解决之道。除了确保财力向教育倾斜外,更要思考如何利用托管时间帮助孩子拓宽发展空间,促进个性成长。目前,一些省份的做法值得借鉴。例如,近日广州市法制办公布了学生在校托管工作意见,由学校同级财政单位解决托管学生的财务补助资金,学校不得向家长收取费用;北京也在今年上半年推行由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实施“课后三点半”教育活动的举措,借助校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自选兴趣活动,既有效解决了学生托管的问题,又进一步落实了素质教育的初衷,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托管班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学校看似可以关起校门将其置身事外之事,然而一旦良莠不齐的“托管班”长期存在,最终就会拉低整体教育的水平,殃及成长中的孩子们。教育,当“以人为本”;教育者,更是“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为了孩子的将来,别再让孩子无处托管,别再让“托管班”流于“脱管”。本社评论员 线教平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龙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