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切换城市]
众众网全国页 普通观众真的可以感受到电影导演设计的技巧吗?

普通观众真的可以感受到电影导演设计的技巧吗?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0-02-26

随着商业烂片越来越多,我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其实再稀烂的电影,我总可以看出“设计”的痕迹。譬如调度,长镜头,光比,对话台词等等所有符合戏剧的元素我总可以感觉的到。所以总会给片子尽量的找优点,长此以往,其实总觉得中国电影是在走上坡路的。不过自己内心总有一个问题,我辛辛苦苦设计的几场戏,人物走位,台词衔接,镜头运动,观众真的真的可以感受的到吗?观众如果感受不到,我何不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拍呢?

随着商业烂片越来越多,我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其实再稀烂的电影,我总可以看出“设计”的痕迹。譬如调度,长镜头,光比,对话台词等等所有符合戏剧的元素我总可以感觉的到。所以总会给片子尽量的找优点,长此以往,其实总觉得中国电影是在走上坡路的。不过自己内心总有一个问题,我辛辛苦苦设计的几场戏,人物走位,台词衔接,镜头运动,观众真的真的可以感受的到吗?观众如果感受不到,我何不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拍呢?

这个问题困扰我和我的同窗很久,大家经常讨论。但是毕竟是热爱这个行业,所以每次拍片,大家还是喜欢挑战自己,享受努力做作品的感受。不过,观众真的感受的到吗?

默罕默德铁牛:

我始终觉得,如果是电影是“第七艺术”,那么它也和所有艺术形式一样,首先是一种“技术”。艺术或许因为欣赏不同难言优劣,但技术却存在高下之分。在技术合格甚至出色的基础上,才有资格谈及为艺术。那么回到这个问题:普通观众真的可以感受到电影导演设计的技巧吗?首先,所谓的设计技巧,到底是什么?我个人不太赞同“技巧”这个词,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只是一种技术。一部电影的制作过程,更像是工业化流水线上的“产品”生产过程,而所谓布景、灯光、镜头等组成元素,则是流水线上的工序,这些专业化通力配合才能将最终产品呈现出来。电影100多年的发展,已经给电影制作留下了太多成型、成熟、成功的技术,各个制作领域和环节也都有相应的模式化操作手段。所以,电影中呈现的诸如镜头剪辑、摄像角度的选择、转场效果的实现等都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现成的技术可以使用。而“技巧”又是什么?技巧是超越于技术之上的一种技能,举例说明:在一个场景里拍摄人物从而表现他所带来的压迫感,从经验技术来说,一般可以仰拍或者特写,但如果你使用了俯拍却同样表达了压迫感,那么这就是超越技术的“技巧”;更直观一点的例子,大部分电影制作者都知道拍摄运动人物时候尽量避免“跳轴”,这就是专业技术,但黑泽明却可以在《七武士》中大肆使用跳轴拍摄更好对人物运动进行描述而不产生画面逻辑失衡,这就是技巧。

其次,普通观众真的就感受不到电影中的“设计”吗?我个人认为,并不能一言蔽之。

一、就现下观众的观影经验和电影发展水平而言,一部合格的电影,是不应该让观众产生“设计”的感觉的。对于普通观众而言,他们接受的是电影的整体,对于一部电影的评价也只是“好”或者“不好”,再精进一点,可能会说“画面挺好”、“配乐不错”、“台词好玩儿”等。因为他们不是专业人士,你不能也无权要求他能看出你的“设计”,因为他们不是来研究你的电影,而是来欣赏你的电影。一部合格的电影,应该站在观众的角度,利用专业手段满足观众的“欣赏”,给观众以满足的观影体验。诚然,在电影制作过程中,机位、灯光、道具、服装等都是经过设计的,但这些最重要的恰恰是“去设计化”,就像上面说的,这些设计大多是专业技术的呈现,而这些专业技术,在我看来更多是要观众去欣赏电影的同时,忘记眼前只是电影。

二、现在观影人群的经验和品位是与时代相适应的,所以他们可以明确感受的设计是需要创新颠覆类型的。这个用例子更好说明:现在电影中正反打已经成为一种经常化模式,但究其根源,它是一种设计吗?是的。正反打镜头第一次得以成功实践出现在20世纪初的电影中,当时作为一种革命性摄影和剪辑技术创新得以瞩目,最终成为一种经典;另外一种,主观镜头在现代电影中司空见惯,但在20世纪初,第一次有电影将电影人物视角呈现出来的时候,它也是一种革命性创新。上面所说的这两个例子,是可以让观众真正感受到的一种“设计”,因为他们具有颠覆性,就像我们第一次看到《骇客帝国》的子弹时间,也深深被这种高速摄影技巧所震撼,这时候我们看到也感受到了“设计”,在此之后,则是一种技术,一种电影语言表现技术,观众会在日积月累地观影中逐渐接受这种设计,而将之视为一种常态化。可以说,这几乎是每项电影技术从革命性技术创新设计到成为一种标准化工业技术的演变过程。综上所述,我个人观点认为:对于一部普通的商业电影来说,如果不是在某个方面有革命性的创新,可以给普通观众带来冲击,那么他们是感受不到所谓“设计的技巧”,只是在欣赏技术不留痕迹所呈现的电影。所以,电影中“设计的技巧”是既能够被感知而又不能被感知。这个结论多少有点儿像“薛定谔猫”,在你打开箱子之前,永远不知道猫是死是活,它“既死又活”,电影也是一样,在经过无论是技巧还是技术的制作之后,究竟能不能被观众感受到,还是具体看作品的呈现。另外,“辛辛苦苦设计的几场戏,人物走位,台词衔接,镜头运动,观众真的真的可以感受的到吗?观众如果感受不到,我何不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拍呢?”

我有一个个人观点:观众可能无法感受你所精心设计的“好”,但能深切体会到电影中的“差”。电影一定程度上遵从“木桶效应”,其整体质量的优劣取决于短板。一部电影的短板可能决定了观众对电影的态度,比如现阶段中国电影的通病:讲不好一个故事。这个短板一直影响着国产电影在普通观众中的印象,所以相当数量的观众得出“国产电影就是差”的观点也不足为奇。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中国电影在专业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例如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电影制作分工更加明晰、电影特效技术得以发展等,只是因为拥有了一个致命的短板,这些进步才一直被忽视,被拖累,从而无法让相当一部分普通观众产生“中国电影是在走上坡路”的认知。

我觉得,如果辛苦设计没有给观众带来制作者所预期的反映,更多的应该从自身找问题,而不是用“如果观众感受不到,我何不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拍”这种方式来解决。要知道,电影也是一种商品,它的目的是满足其消费者:也就是观众的需求。观众可能无法从专业角度告诉电影制作者他们的需求具体是什么,这时候,电影制作者更应该去主动揣摩、分析、研究“需求”,而不是责难于“需求”。毕竟,观众既然愿意花费经济、时间成本去消费电影,那么本着市场角度来说,电影就应该去满足观众消费预期,这是一种市场宏观上的“供需关系”,也是推动电影业发展根本性因素之一。

胡戈:

一开始拍片的人,或多或少会因为观众不能感受到自己的辛苦而有所不满,但拍多了就释然了。观众是来看片子的,不是来赞美你的。如果影片节奏快,且剧情合理、吸引人,那么导演的设计就难以被观众察觉到,因为入戏太深,也来不及想。要想让观众感受到你的精心设计,就放慢节奏,多用长镜头、慢镜头。除非剧情需要或者能带来更多票房,何必做一些无用还拖慢剧情的东西呢。每次看到刻意的长镜头我就坐不住想快进。

汗青:

当然可以。哪怕他们不懂,但最起码的,他们知道好看不好看,而好看不好看,是靠这些基本要素堆起来的。其实说这么多名词,没什么用。对我这种普通观众,看电影就两点:故事好不好,拍得好不好(这个包括演员表演、道具、场景、特技,以及你说的技巧)。我对当代中国导演群体最大的诟病,就是绝大部分所谓导演,明明没什么艺术文学修养还偏装有文化。他们连讲个让我愿意继续看下去的故事这种最起码的要求都做不到,谈什么艺术技巧?不谈故事就开始谈技巧和艺术的,一概是耍流氓,是忽悠+扯淡。九成以上的情况是,一个好好的本子、小说,让特么这群垃圾导演一改,就基本彻底没法看了。我说,你自己不会讲故事,老老实实拍别人已经讲得很好的故事会死啊?非要改,好像不改你就不是导演似的。想改也要有那本事。讲一个让我愿意看下去的故事,有本事让我中途不上厕所,让其他人不出去抽烟,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做到这个,咱们再谈其他。做到这个,我可以容忍其他缺陷。做不到,零容忍,直接差评。

张小狗:

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我只想对导演提一个要求,拍电影能有点故事性吗?我普通草民一个,听不懂也看不出来啥长镜头还短镜头的,老娘花俩小时,看一出导演自己的无病呻吟,导演自己的性高潮,你们有没有人性啊亲?电影不就是说故事吗?感觉现在中国电影这真是越拍越回解放前。中国电影的现状就是,噱头很大,用骗的让观众进电影院。老娘是想不起来上一次看到觉得值回票价的中国电影了。裤子都脱了等着看大胸的性感妹眉和8块腹肌的鲜肉,结果只看到了导演大叔的绿豆鸡鸡,有意思吗亲!!管你啥镜头,好好讲个故事吧。真是对国产电影失望,导演拍来拍去光顾着自己high 了,有木有想过在电影院已经脱掉裤子的我们啊~~

云飞源:

普通观众是看不到这些技巧的,但是他们能够感受到这些技巧。可以回忆一下你制作电影之前,看电影的感受,那个时候无论电影好坏,你关注的都是剧情,这个镜头是怎么设计的根本不会考虑,因为你也没办法去考虑,一些近景特写这些专业名词你甚至都没听过,又怎么会想这些。可是当你了解到镜头的设计,什么长镜头,特写,近景,远景,这个时候你再去看电影,你关注的已经不是电影本身,特别是像你这种制作电影的,看到一些好的电影,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了镜头的设计上,这个时候一部电影其实已经被你拆解了,这是好事也是坏事,你可以自己体会我为什么说这是好事也是坏事。电影也是一门艺术,就像画画一样,画家看一副名作和普通人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普通人看到的只是画的美,而不会考虑这幅画是怎么画的,为什么要这样话,其实这已经足够了。电影本身只是为了讲故事,当然好的镜头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现在的电影很少有用简单的镜头拍一拍的,观众虽然不知道里面有多少复杂的镜头,但是感觉这样很舒服,而且慢慢已经习惯了。如果电影的镜头设计的很糟糕,里面剪切的痕迹随处可见,观众会感觉很不舒服,虽然他们也说不上哪里不对,但是专业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所以说电影里面所谓的技巧只是对专业人士来说的,普通观众能够感受到这些技巧带来的结果,但是却不知道过程,专业人士看到一个画面就把整个过程都联想到了,出发点都不一样,观众看电影时为了娱乐,你们看电影时为了学习,估计到了你们这个阶段就算去电影院看电影还是不会忘记学习,老是想着这个镜头怎么设计的。总之一句话,技巧对你们重要,对观众不重要,观众不会考虑你们的技巧,但是能够感受到。

免责声明:机构动态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 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