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实实在在得到实惠——专访历城区实验小学校长郭淑慧

2018-09-07 16:41:00来源:大众网作者:

  

让孩子实实在在得到实惠

——专访历城区实验小学校长郭淑慧

    编者按:

  基础教育作为教育结构中的奠基工程,一直为大众所关注。在济南,众多优秀的中小学校营造了丰富深厚的基础教育资源,百花齐放的建校营校思路、万紫千红的教育教学成果、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时刻吸引着大众的密切关注。

  党的十九大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十九大教育方针,引导广大教育从业者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社会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的大发展,离不开学校领头人的创新工作。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好坏和校长最有关系,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为此,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拟通过选取的部分优秀校长代表,推出《你好,校长》系列报道,走进中小学,与校长面对面,谈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提升的思考,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努力,倾听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

  关键词:培养完整的人

  2014年国家提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学校在核心素养的落地方面有哪些举措。

  郭淑慧:2017年国家就颁布了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当时看到核心素养发布之后感觉很震撼,要将他们结合学校的自身情况进行落实却需要一个校本化和具体化的过程。培养孩子哪些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老师们反复思考、提炼,通过自上而下然后再自下而上反复论证的过程后,最终我们将培养完整的人,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那么培养完整的人又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全面发展,二是个性发展。围绕这样的育人目标,课程的研发也就此展开。课程改革的方案在原有的国家课程基础上加入让核心素养真实落地的元素。

  比如语文对应了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数学对应思维能力同时渗透创新意识,音乐美术对应审美能力,体育则是突出了一种意志品质……通过梳理找到核心素养对应的课标,然后确立课程研发目标,这样一层层的落实,让每一个学科,都建立了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也形成了我们的课程品牌。

  关键词:让孩子实实在在得到实惠  

   课程是核心竞争力,顶层设计、整体构建、系统运行是支撑课程改革的三大策略,学校的“和合课程”都有哪些特点。

  郭淑慧:把孩子放在课程的中央,为孩子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课程。从2013年开始学校就开展课程改革,当时把国家课程的品德与社会、科学、综合实践以及地方课程的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环境教育这六门课程合成了一门课程,把所有的内容都打碎,重新组合形成一个个的主题板块,我们称之为主题课程,一共七十八个主题,每个学期学习17-18个主题。《主题课程的构建与研究》在省规划办立项,并顺利结题。课程研发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让课程研发更加的科学有效。五年的时间里,老师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的成果在山东省推广。

  两年前学校又开始着手做语文学科的改革,并被列为省级规划课题。立项之后结合课题我们开始研发,从语文的单元内整合,到加入大量的阅读。在明确单元目标的同时压缩单元课程内容的讲解时间,在课堂上增加学生阅读量并引导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除了立项的课程研究外,数学我们有“数学+”课程,加了探索活动、加了实践活动,加了数学方法,还加了数学文化……数学方法部分老师们把思维导图单独列出来,尝试把思维导图作为单独的课程内容,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掌握一种实用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入的内容,力求“1+1>2”,让孩子了解认识数学的魅力,同时喜欢上数学。

  其他的学科也是相同的形式,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他们到底哪些方面是比较缺乏的,缺乏哪一项,就把它突出出来,然后弥补这一个缺失。在研发课程上要做的就是为孩子着想,让我们的孩子实实在在的得到实惠。而整个课程体系的建立,就好比把一颗颗散落的珍珠穿成串,这串珍珠般的课程就成了我们学校的特色。

  关键字:家文化,专业化发展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学校在师资建设上有哪些措施。

  郭淑慧:学校一直在打造一种家文化,6年前我来到实验小学的时候,第一次和老师们见面时说:我特别喜欢水浒传里面的梁山好汉,他们全都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而且大家可以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我希望实验小学的每一位老师都加入进来,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是一家人就要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的支持,真正做到这些的时候,不管做什么事情就都简单了。

  既然是一家人,我经常会跟老师们聊天,不仅聊工作,更多的是聊生活,心理上疏导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聊如何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要热爱生活,要有生活情趣,特殊的日子要营造仪式感……家庭幸福了,老师们才能全心全意的工作。当然专业人员的介入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会定期邀请心理咨询专家来为老师们做讲座,搞体验活动,帮助老师们释放压力。

  当然该放松的时候放松,该紧张的时候就得紧张,对老师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学校也采取了多种方式,培训分校内和校外,选择优质的资源定期输送给老师们,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和前沿的方式方法,开拓思路,促进自我成长;同时,我们很注重老师们阅读方面的能力,多读书读好书,不仅定期为老师们推荐好书阅读,要求每位老师做读书笔记上交读后感悟。还要求大家将阅读的习惯带给自己的学生甚至家长。建立读书群,群里有老师有家长,大家在群里分享读书感受,分享好书,讨论十分热烈,也得到家长们的积极参与和一直好评。

  在老师们专业化发展这一方面,我们鼓励老师们参与课题研发,不管是哪个学科一旦开题,那就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老师们需要不断地记录,提炼,积累,总结……这个过程对老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提升。现在信息化越来越发达,在网上可以查到大量的资料,对老师的自我提升提供了更多渠道,同时学校也都配有录播教室,每位老师都可以把课录下来,反复推敲,跟其他老师一起讨论如何改进,大大提高了课程质量,也迅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家长代表大会,配合,合力

  学校在家校共育方面,如何构建学校、家长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

  郭淑慧:学校连续两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家长学校,实小的家长有三个岗位,一个是助教岗:有活动的时候帮着老师做服务和辅助;一个是助学岗:家长进课堂,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孩子做拓展课程;还有一个是协调岗:学校有大型活动时,家长做协调工作,不管是场地、嘉宾还是现场的布置,家长都可以参与。三个岗位让家长们亲身参与到学校的工作中,让老师和家长相互配合,大家是一个团队,都是为了孩子。

  学校不仅有三级家委会,还有家长代表大会,家长们可以在大会上做报告并提交提案,上一届大会学校共收到78份提案。每一份提案每一个建议和意见,学校都会当面解答,家校之间既是一种配合也是一种合力。家长代表大会亦是建立家校之间沟通的另一座桥梁。

  学校家庭教育是开放教育的一个分支,我们的孩子可以通过家校的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走进高等院校、走进工厂,走进执法机关……让孩子们走出校门去实践,去认识,去感受,这本身就是一种开放,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作为历城区的名校长,请谈谈学校的发展愿景。

  郭淑慧:办有质量,有温度的教育,打造一所具有探索性、实验性、示范性的国内一流名校。让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有自豪感和获得感,让每一位家长都认可且满足。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金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