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1月13日,大学生们在一家民营企业的招聘展位前排起长队等候面试。新华社记者 谭进 摄
新华网西安1月31日电(刘彤 储国强) 在回忆鼠年找工作艰辛经历的同时,这个牛年春节,对西安众多高校即将毕业的一些大学生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除了休整已经略显疲惫的身躯,就是搜集信息,企盼新年里的就业形势,能够像他们收到的贺年短信那样--“牛”转乾坤。
鼠年--已经过去的记忆
如今的大学校园,“签了么”成了毕业生见面时最常用的问候语。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徐晓瑜告诉记者:“以前师哥、师姐们最常问的就是‘签到哪儿了?’大家之间会有或好或差的比较;今年,有一份盖了章的三方协议是最大的企盼。”
此外,在各个大学里,打印店生意的好坏也成为判断毕业生签约率高低的晴雨表。西北大学研究生王彦添对记者说:“从去年10月份找工作开始,我就不停地去打印店打印简历,一次10份,到现在,已经去了不下4次,在那里打印的简历,厚度足足有一本书了。”
在大学生中间,流传着各种与招聘有关的俏皮话和歇后语,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毕业生在工作寻找过程中的经历与心态。西北大学本科生吴晓红说:“现在在同学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找工作就是笔试﹑面试﹑再笔试(鄙视)。虽然这个过程的结果未必令我们满意,但一次次积累的经验还是挺让人受用。”
面对着敏感和热门的“签约”话题,体验着一次次的等待,在毕业生中间,悄然出现了所谓的“强面族”和“强签族”,即在被用人单位的简历挑选、笔试、初次面试、二次面试等环节筛选后,部分没有通过的毕业生径直去找一些招聘单位的负责人,要求再给一次机会。一些大学生也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了签约通知,让同学们刮目相看。
面对着“僧多粥少”的就业形势,各高校的毕业生想尽各种办法、用尽各种方式,参加了数不尽的笔试、面试。刚刚过去的鼠年,给他们留下了与找工作有关的太多记忆。
春节--难得的思考时间
春节期间,毕业生心中思考最多的还是自己的前途。
汲取年前“赶场”经验,总结各种技巧成了部分毕业生在春节假期里的必修课。西北大学本科生刘飞告诉记者:“寒假里,我一直在审视、修改自己的简历,现在已经有了三个不同的版本,年后的招聘会我会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有选择地投递。在这个注重细节的时代,一个微小的改动可能就会决定我的未来。”
利用春节期间与家人、同学的聚会,收集各方面的招聘信息,动员一切力量为自己提供就业帮助,也是毕业生的主要“任务”。西北大学本科生潘元元说:“过年也是在‘赶场’,从外地回家过年的亲戚和同学为我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帮助,也让我了解了各地的就业形势。我现在无论是对整体还是对个人,都有着清醒的认识,我的就业预期也变得更加务实了。”
假期中,很多毕业生选择了继续学习,充实自己,为的是能在新年的应聘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西北大学研究生王喜军告诉记者:“参加了很多场的面试、笔试之后,我明白了自己专业知识方面存在的欠缺与不足,为了能抓住开学后的招聘机会,这个春节我买了几本与金融学有关的书籍,我相信继续‘充电’会对年后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
总结、思考、改变,成了毕业生春节期间活动的关键词。除了对就业形势的关注和分析,他们对工作的期待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西北大学孙永明告诉记者:“据我所知,现在陕西省就有农村基层人才振兴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工作岗位的需求,能响应国家号召去西部、去基层也是我现在考虑的目标之一。”
牛年--带给人希望
每年两次的集中签约高峰,一个已经悄然地离去,另一个即将在年后开学不久到来,面临着有可能是最后一次的机会,许多毕业生已经做好了准备。
西北大学本科生樊怡婧说:“伴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施行,相信宏观经济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年前跑了那么多场的招聘会,也学到了很多知识,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会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对就业形势的体验,更多的还是在毕业生收到的签约通知上。西北大学研究生薛镝告诉记者:“牛年春节前两天,我收到了民生银行西安分行的实习通知,这是一份不错的新年礼物。虽然这离最终的签约还有一段的距离,但是终归让人看到了希望。”
谈起今年的就业,薛镝说:“其实应届生还是有很大优势的,比如我们的年龄;比如我们的应届生身份;比如我们尚未毕业、还有学校和老师的帮助和指导……都说这届学生的就业压力比较大,我在年前有着深刻的体会,但是最近,我的几位同学陆续接到了几家单位的签约和实习通知,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牛年里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