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杜克大学2014年招生
昨天,筹建中的昆山杜克大学在阳澄湖工业园区举行揭牌仪式,该大学计划在2014年开始招生。宁波诺丁汉大学就业办透露,该校的毕业生70%继续升入国外高校深造,大约30%选择就业,去向包括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世界500强公司等。
晨报讯 昨天,筹建中的昆山杜克大学在阳澄湖工业园区举行揭牌仪式,该大学计划在2014年开始招生。
建设中的昆山杜克大学位于昆山阳澄湖工业园区,紧邻上海。它是一所由美国杜克大学、江苏昆山市、武汉大学合办的综合性中外合作大学,计划于2014年开始招生教学,初期为中国与海外学生提供硕士学位项目、本科培训和交流项目,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再正式招本科生。该校还将建立数个研究中心,比如全球健康研究中心,该中心将致力于中国及周边地区健康问题的研究,探索中国人的健康需求,研究领域将覆盖慢性疾病、环境卫生、卫生政策和系统的建立等多个领域。
记者昨天未从校方获悉本科招生的时间表。不过对于如何招生及招生标准,校长刘经南教授表示,昆山杜克大学是一所中国国内的大学,学生报考仍然需要通过高考,高考成绩将是该校招生的标准之一,此外,学校也会按照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的要求,在招生中综合考虑其他素质。
校方表示,昆山杜克大学的收费将采取国际化大学的标准,今后也将以高额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方式回馈学生,还将征集社会各界赞助设立奖学金,让寒门学子也有机会入读。“相信昆山杜克大学能将学生培养成具备本地及全球影响力的人才。”杜克大学校长理查德·布罗德海德昨天表示,期待来自中国和全球的优秀学者的加入。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则表示,与杜克大学合作设立昆山杜克大学符合武大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战略需要。
[新闻观察]
“洋大学”上门能否助推高教改革
□晨报记者 董川峰 林颖颖 徐斌忠
今年以来,长三角掀起了一股中外合作办学的热潮。上海纽约大学的本科生招生刚刚开始,江苏又传来昆山杜克大学揭牌的消息。同在今年,还有温州大学与美国肯恩大学合办的温州肯恩大学迎来了它的首批本科生。追溯到更早,有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在苏州合办的西交利物浦大学,以及宁波万里学院和英国诺丁汉大学合办的宁波诺丁汉大学,它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本科毕业生。
越来越多的中外高校联姻,把“洋大学”开到了中国学生的家门口,为中国学生提供了除国内大学与出国留学之外的第三种选择,而教育界人士也希望它给中国的高等教育注入一些新的内容。
“洋大学”多落户长三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中外合作办学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中外合作项目,这些项目最早出现在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管理专业和法律专业,比如EMBA、MBA等;第二种是学校之下的非独立法人,类似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第三种就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独立大学,比如西交利物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
有心人不难发现,这些中外合作大学,不论中方高校地处何方,都把合办大学落户在了经济较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且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学生不用功就可能被淘汰
长期以来,中外合作办学在很多考生和家长心里,都是收费高、录取分数低的代名词,只有那些考不上好大学、且家里有钱的学生才会选择。但随着类似上海纽约大学这样重量级“洋大学”纷纷落户,其招生方式、学位授予和教学方式等,正在逐渐改变这一印象,让考生和家长怦然心动。
今年年初,晨报记者曾经踏访宁波诺丁汉大学,观摩了一堂“英式讨论课”。教室里学生三五人一组,分别围坐在由课桌拼成的长桌周围,就某个话题热烈讨论,甚至争得面红耳赤,外籍老师穿梭在不同的小组中间,或倾听,或加入讨论。
小班讨论课不用写,不用背,表面上看似轻松,其实不然。学生张白乐彦说,学校课时安排不是很满,老师通常也不大会布置太多的课后作业。但老师会开出一长串的书单,如果你不提前阅读这些书,在课堂的小组讨论上,你就很难参与讨论。考前突击、背背讲义,考试就有可能拿高分的做法,在宁波诺丁汉根本行不通。“大家学习都很用功,不然就会掉队。”张白乐彦说,学校图书馆时常应同学要求延迟闭馆至凌晨两点。由于学习跟不上,宁波诺丁汉大学每年都有学生被劝退。
宁波诺丁汉大学就业办透露,该校的毕业生70%继续升入国外高校深造,大约30%选择就业,去向包括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世界500强公司等。
招生模式改变或能促改革
在昨天的昆山杜克大学揭牌仪式后,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冯友梅表示,中外合作大学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顺应了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要求,“未来10年内,不排除将出现5-10所中外合作大学”。冯友梅说,引入国际一流大学与国内高校合作办学,就好像运动场上直接和“高手”过招,可以加速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而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上月在上海出席“中国教育国际化与信息化论坛”时提到,国内现有2000多所体制内的大学,要想真正地实施改革很难。国内大学和世界一流的大学合作办学,就是要重新来定义我们的教和学。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高等教育研究专家熊丙奇认为,中外合作大学让考生有了多元的选择,能够培养更多的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有跨文化理解能力的高端人才。但就能否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这一问题上,关键还要看其招生模式。“真正具有改革价值和意义的,应该是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学校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双向选择,这就给了学生更大的选择权。这其实也是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的方式,中外合办大学可以尝试。否则招生模式不改变,就只不过是在内地高考中增加了一所自主招生高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