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7 18:58:00 作者: 来源: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误区一:不重视纳税申报。加拿大的纳税申报制度严密而周到,并且非常讲究诚实合法报税。无论是高收入还是低收入个人或家庭都要重视一年一度的报税制度,而不能随意去应付。如有些人认为自己的收入简单,随便填几个数字甚至由朋友帮助填写,填完之后又不去了解数字的来龙去脉,等到税务局抽查到头上时,则讲不清楚,有些被税务局往往一查就是几年。加拿大是一个高税收的福利国家,它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纳税制度与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生活都密切相关。因此要想享受加拿大的高福利,就必须重视每年的纳税申报。政府只有在充分掌握您的个人资料包括纳税和收入状况后,才会确定相应的补贴。
误区二:没有收入就不需要报税。不少朋友尤其是新移民朋友认为如果自己或家庭成员没有收入,就不需要报税。在加拿大无论是否有收入,只要您是加拿大的居民,没有收入也一样需要报税。加拿大政府正是根据您每年的收入情况和纳税情况来核定您每年的应退税额。如果您有孩子,政府也会根据您家庭收入的多少来核定孩子的牛奶金补贴。如果政府没有掌握这些资料,就会停止发放牛奶金的补贴。还有政府每年按季度给每个家庭GST/HST的退税,如果您不报税也不能享受。所以在加拿大报税是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养成及时报税的好习惯。
误区三:不习惯留发票和收据。很多人移民后就有了自己的生意,并注册成立了有限或无限责任公司。按税局规定,凡是与小生意有关的费用,可以列作小生意的支出,但必须有合理合法的票据。所以平时要养成保留发票或收据的习惯,像汽油费、交通费、广告费以及与小生意有关的其他合理支出等。没有小生意的个人或家庭也同样需要保留发票,如学费、房租费、医药费、托儿费等。如果不妥善地保留这类发票,报税时就不能用来抵减收入,即使抵减了将来被税局查出来了,因为没有合理合法单据的支持也会被拒绝。
误区四:不理解或误解政府的税务政策。例如RRSP,如果用得好,是一个非常好的节税和投资工具。可是很多朋友并不知,RRSP抵税税务局是有条件限制的。在您每年报税后税局会给您寄来一份税务评估表(也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NOA),上面很清楚地说明了您所能购买RRSP的金额,只有按核定金额购买的部分才可用来抵减您当年的应纳税所得,从而做到合理节税。
误区五、报税存有侥幸的心理。有些人在报税时,存在侥幸心理,把不应该申报的部分填报进去了。如政府规定允许抵加的搬家费,只有在加拿大因工作或学习需要所付的搬家费,才可作为收入的抵减。有些人则把第一次登陆来加拿大的飞机票申报进去了,这些都是不符合规定的。一旦被税局查出,如果拿不出相关单据或单据不合规定时,税局就会要求您退回或不交税款,同时您的信誉也会受到影响。
误区六、不重视税务规划。很多朋友不重视甚至不知有税务规划,不明白有不少收入或支出项目夫妻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可以互相调剂、互相享用,从而优化组合您的税务申报计划,最大程度地节省税收或拿到退税。常见的夫妻或家庭成员之间可以转移或共享的项目有:RRSP、教育费、捐赠费、医药费、公交费、托儿费、HBP等。
最后,提醒各位朋友不要错过了报税截止日期,抓紧报税,报好税,用足和享受加拿大的退税和福利政策!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