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4 11:53:00 作者: 来源: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本文原载于人民网—教育频道,转载请注明。
编者按:近年,越来越多的孩子飞往异国他乡求学,而留学生在海外的真实生活状态也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人民网教育频道将以连载的形式推出栏目“留学生日记”,请广大网友关注。
在英国的日子里――林逸心留学日记
6月14日:导师点破梦中人,艺术创作要灵魂
今天同Mike有了第一次tutorial(导师指导谈话),这个讲话啰啰嗦嗦却无比可爱的白胡子老师,其实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之强。在我有点含糊不清地说了自己大致作品观念之后,他竟然很准确地把握到了我想要表达的创作命脉,给了我很多实质性意见,包括如何展示,如何提升。最有意思的一点是,我告诉他我做的三组作品,每一组都会有各自想要强调的有趣的点,这些有趣的点才能形成一个作品的灵魂。但是我不确定该如何展示才能把我认为需要关注的点,让观者也能感同身受。他想了想,告诉我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才能引导观者去关注我看到的东西,太多太杂肯定会让人眼花缭乱,也许在展示时可以隐去作品的大部分,只将其中有特色的精华部分展示出来,这样就有一种神秘感,并且很容易突出细节,欲说还休往往更能吸引观众。想想确实很有见地。
我想我的下一步是做更多的实验和成品,然后找到每一个我想强调的部分。自我认为,我的创作主题还是很有意思的。而且我发现,在英国,手工艺品非常注重作品背后的声音,尤其是在学院里,就算你的作品非常美丽,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想法支撑,就算不上好作品。我们班的Helen,她的作品非常抽象而看起来不那么有趣,但是由于她的观念非常好,所以老师很承认她的东西。并且,手工作品又不像纯艺术或者工业设计那样充满了目的性,在制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材料本身的影响,而改变方向。所以我认为,很多观念想法是在你制作过程里诞生的,而很少有学生能一直带着强烈的目的性去创作,这是很有意思的一点。
后来我有针对性地看了许多普通艺术家的观念自述,其实大多数的观念都不那么高深,甚至肤浅,但是很专注,就朝着一个简单的点不停地往下钻研。先抛开作品表面不说,但是他们对作品的态度都非常认真,而且自信。在这个世界里,研究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都大有人在,而作品的个性的差异也非常之大,这一点很好,至少,大多数的艺术家都在做着自己内心里的东西,或许一年,二年,或许十年,二十年,而只要你真正地表达了自我,总是会有人欣赏的。
现在距毕业展还有三个月,真正操作只剩下两个月的时间,Sha已经在着急很难完成她的最终作品,因为学校的木工工作室由于本科生的暑假而只开放半个礼拜,这对我们研究生非常不利,班上一起写了封上诉信准备交给院长,希望能够解决。
下午陪Kriti一起去看了Waterloo的房子,出来的时候我们都疯狂地想吃泰国菜,终于找到了一家泰国餐厅,非常之fancy,价格也小贵,但想到这段时间自己一直带中饭,就心安理得了些。吃饭时跟Kriti聊得非常开心,她真是个可爱的姑娘,特别地真诚爽直。反正从她嘴里蹦出来的永远都是真话。
我们在十字路口分别时,傍晚七点的夕阳亮澄澄地洒在我们身上,那景,真是美极了。(作者:林逸心系伦敦艺术大学在读研究生)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