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中心 > 自考

2010年自考文学类美学冲刺复习资料详解(3)

2010-07-12 13:47:00    作者:   来源:考试吧  

关键词: 自考
[提要]
   第三章 语汇

  1. 解释“语汇”。

  答:语汇是语言结构系统的一个要素,语汇也可以叫词汇。语汇或词汇作为语言学的术语是一个特定的集合概念,是词和语的汇集。它只能指一种语言中全部词和语的整体,而不能指具体的一个一个的词或词语。

  2. 简答语汇的性质和特点。

  答:(1)语言在产生时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任意性和理据性是统一的:任意性是语汇得以产生的途径,理据性是语汇不断丰富的手段。(2)语汇在表达上既有普遍性又有民族性。语汇的普遍性和民族性是统一的:语汇的普遍性使得各种语言的语汇能表达大量共同的概念,而民族性则使得某种语言的语汇又能体现一些独特的认识。(3)语汇在变化中既有活跃性,又有稳定性。语汇的活跃性和稳定性是统一的:活跃性使得语汇的个体元素不断增加和更替,这是为了满足社会生活的变化的需要;但稳定性又使得语汇的基本成分和整体系统保持固定和平衡。

  3. 简答语汇的作用。

  答:就语汇在每一种语言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它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我们平时说话、写文章,都是先由一个个的词组成句子,再由句子组成段落、篇章的。所以,语汇在语言构成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没有语汇就没有语言。

  4. 解释“词”。

  答: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5. 解释“语”。

  答:语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构成但意义比较凝固,又经常作为一个整体单位使用的固定词组或熟语性语言片断。

  6. 解释“基本语汇”

  答:基本语汇是语汇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它具有产生的历史长、使用的范围广和构词的能力强三大特点。

  7. 解释“一般语汇”。

  答:语汇中除去基本语汇以外的那一部分即一般语汇,它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等。

  8. 解释“惯用语”。

  答:惯用语指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惯用语多为三个字。

  9. 解释“成语”。

  答:成语是汉语独有的而且最大量使用的熟语形式,一般为四个字。

  10. 解释“歇后语”。

  答: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熟语形式,指一种短小风趣、生动形象的语句,由两部分组成,一般只说上半句,下半句略去,利用谐音或比喻双关来表达某种意义。

  11. 论述一般语汇与基本语汇的关系。

  答:语汇中基本语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般语汇。一般语汇的特点是不为全民常用、使用范围窄、产生历史较短、构词能力较弱。一般语汇所包含的词的数量大大超过基本语汇的数量,内容也非常复杂。一般语汇对社会的变化很敏感,社会的发展变化首先反映在一般语汇中。一般说来,新词、古语词、外来词及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都属于一般语汇。基本语汇和一般语汇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般语汇中大量的词都是在基本词的基础上构成的,反过来,一般语汇又不断地充实基本语汇。

孙海燕

editor

更多

相关阅读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