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中心 > 资格考试

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一卷)

2011-09-20 14:50:00    作者:   来源:国家司法考试中心  

关键词: 司法民主 司法主体 下列 MIGA 义务性规则
[提要]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借鉴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法不阿贵”、“和为贵”和西方法治思想中的“人民主权”、“基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文化资源。B.追求实体公正,是我国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主要指努力发现案件事实真相和正确适用实体法律 

  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一卷)

  试 卷 一

  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借鉴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法不阿贵”、“和为贵”和西方法治思想中的“人民主权”、“基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文化资源。关于借鉴中体现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特征,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

  A.本质的同源性

  B.彻底的人民性

  C.充分的开放性

  D.实践基础的相同性

  2.近年来,政法机关通过“大接访”、“大走访”、“大下访”等做法,通过开门评警、回访信访当事人等形式,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为群众排忧解难。关于这些做法的意义,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恰当的?

  A.政法机关既是执法司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

  B.政法干警既是执法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

  C.人民群众是执法主体,法治建设要坚持群众运动

  D.司法权必须坚持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关于它的具体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不准确的?

  A.社会成员享有相同的立法表决权

  B.法律以同样的标准对待所有社会成员

  C.反对任何在宪法和法律之外的特殊权利

  D.禁止歧视任何在社会关系中处于弱势的社会成员

  4.2011年6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公布《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结果,30多天收到82,707位网民的237,684条意见,181封群众来信,11位专家和16位社会公众的意见。据此,草案对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进行了调整。关于这种“开门立法”、“问法于民”的做法,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

  A.这体现了立法平等原则

  B.这体现了立法为民、增强立法主体自身民主性的要求

  C.这表现了执法为民的理念

  D.这体现了国家权力的相互制约

  5.某高校司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处于大城市“陌生人社会”的人群会更多地强调程序公正,选择诉诸法律解决纠纷;处于乡村“熟人社会”的人群则会更看重实体公正,倾向以调解、和解等中国传统方式解决纠纷。据此,关于人们对“公平正义”的理解与接受方式,下列哪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A.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文化相对性、社会差异性

  B.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既应符合法律规定,又要合于情理

  C.程序公正只适用于“陌生人社会”,实体公正只适用于“熟人社会”

  D.程序公正以实体公正为目标,实体公正以程序公正为基础

  6.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主权”的论述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之一。下列哪一宪法原则准确体现了人民主权思想?

  A.国家尊重和保障****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7.1943年,马锡五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他深入基层,依靠群众,就地办案,形式灵活,手续简便,被总结为“马锡五审判方式”。关于“马锡五审判方式”体现的法治意义,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

  A.是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的典范

  B.是努力树立司法权威及司法为民的典范

  C.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法治经验的典范

  D.是立足我国国情,坚持科学立法、维护法制统一的典范

  8.2011年7月,某市公安机关模仿诗歌《见与不见》的语言和风格,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信息,敦促在逃人员投案自首:“你逃,或者不逃,事就在那,不改不变。你跑,或者不跑,网就在那,不撤不去。你想,或者不想,法就在那,不偏不倚。你自首,或者不自首,警察就在那,不舍不弃。早日去投案,或者,惶惶终日,潜逃无聊,了结真好。”关于某市公安机关的做法,下列哪一说法是恰当的?

  A.公安机关有权减轻或免除对自首人员的处罚

  B.公安机关应以社会管理职能代替政治统治职能

  C.公安机关可以从实际工作出发,对法律予以行政解释

  D.公安机关可以创新工作手段、利用有效宣传形式,促进全面充分履职

  9.关于法律要素,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反垄断法》第三十七条:“行政机关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这属于义务性规则

  B.《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三款:“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这既不属于法律原则,也不属于法律规则

  C.《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七条:“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公共交通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的公开,参照本条例执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机构制定。”这属于委任性规则

  D.《婚姻法》第二十二条:“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这属于确定性规则

  10.某市政府为缓解拥堵,经充分征求广大市民意见,做出车辆限号行驶的规定。但同时明确,接送高考考生、急病送医等特殊情况未按号行驶的,可不予处罚。关于该免责规定体现的立法基本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不准确的?

  A.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B.民主立法

  C.注重效率

  D.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孙海燕

editor

相关阅读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