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015年考研人数降10% 未来几年或继续降温

2015-09-13 21:22:00来源:济南时报作者:

  考研人数连降两年 二级学院纷纷揽才

  12日上午,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咨询会济南站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举行,近万名大学生来到现场,咨询当前热门院校、最新政策等信息。

  “以前研究生招生宣传,二级学院基本不参与,今年仅山财大就出动了10个学院,可见高校研究生招生竞争压力已经很大了。”12日,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现场咨询会在山东师范大学举办,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参加研招会的高校不仅比往年多了,而且部分学校的二级学院也来了。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从2014年出现下滑,2015年继续下降,山东作为考研大省,2015年考研人数降幅达10%。有关人士分析,考研热降温将成为“新常态”,学历贬值或是生源危机主因。此外,记者在研招会现场发现,与学术硕士相比,专业硕士因学制短、实践性强等优势更受学生青睐,咨询热度更高。

  研究生招生一改“家里蹲” 书记院长亲自上阵揽生源

  12日上午,记者在研招会现场看到,与往年相比,今年高校阵容更为庞大,有100余所高校前来选才。不过,这次除了各学校研究生招办人员出动外,有的学校二级学院也来了。以山财大为例,该校一下子占据了三个摊位,包括会计学院、金融学院、法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设点,更有部分二级学院的书记或者院长到场,亲自解答考生的咨询。

  “金融学硕士与金融专硕有什么区别?”“会计学专业复习目录有哪些?”……记者留意到,多数学生咨询的问题都比较具体,单单研招办的工作人员,很难全面地回答,更多时候,研招办工作人员会建议学生具体咨询学校的二级学院。

  “今年山师大、山财等学校都有二级学院过来,这说明高校对研究生招生更加重视了,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高校研究生招生竞争压力大了。”研招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生源减少,如何招揽到更好的生源,已经成了很多高校面临的难题。

  山东2015年考研人数降10% 未来几年或继续降温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14年以前的20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热度一直升温,报名人数平均每年增加10万-15万人。不过,从2014年开始,考研报名人数出现下滑,这被看成考研热降温的一个信号。根据教育部数据,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64.9万人,比2014年减少6.5万人,降幅3.8%。山东作为考研大省,2015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144012人,较2014年减少10%。

  “考研热降温在未来几年可能成为一种常态。”中国教育在线研招专家马杰说,他每年都会到各地走访高校研究生招生情况,发现这两年降温趋势尤为明显,很多省份这两年都完不成招生计划,比如2014年辽宁就缺额2259人、河北缺额230人。

  与报名人数下降形成对比的是,我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从2005年的367184人,一直扩大到2014年的631020人,10年间,研究生招生总规模增长近72%。其中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从2005年的312292人,一直扩大到2014年的560000人,10年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近80%,近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年增幅保持在4%左右。30多年间我国共培养博士研究生49万人,硕士研究生426万人,其中近5年培养的研究生约占培养总量的50%。有专家分析,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宽进宽出的现状,让硕士学位含金量大打折扣,学历贬值成为生源危机的主因。

  报考专业呈两极分化 经管类专业最热门

  《报告》显示,报考专业呈现两极分化趋势,考生对经济管理类专业报考热度一直未减,工商管理、会计、法律等专业报考热度较高,而对历史学、文学等专业报考热度较低;报考学校呈现集中化趋势,调查显示,报考人数位列前五的地区为北京市、江苏省、上海市、天津市、湖北省,这五个地区的考生占报考总数的50%左右。

  以报考大省湖北发布的数据来看,学术型硕士报考人数居前三位的热门专业是信息与通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金融学;专业性硕士报考人数居前三位的专业是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

  从报考的院校属性看,考生报考多集中于“985”高校、“211”高校、34所自主划线高校。另外,专业硕士报考热度不断升温。“与学术型硕士相比,多数专业硕士学制为2年,而且实践性强,考试难度也比学术硕士低。”山东工商学院研招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该校学术硕士没有报满,而专业硕士却报超了,最后只能将学术硕士剩余计划转为专业硕士计划,专业硕士计划招5人,最终录了17人。从政策上看,研究生招生政策也全面向专业硕士倾斜,2014年专业硕士招生规模占整个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42%,预计我国的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比例将达1:1。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陈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