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中心 > 考研

2012年考研专业课模拟试题及答案之历史学

2011-12-20 16:19:00    作者:   来源:中青在线  

关键词: 考研专业课 汉武帝 秦始皇 1927年 英国圈地运动
[提要] A.晋国是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 B.晋国的都城位于今山西省境内 C.晋文公是在战胜楚国、继宋襄公之后成为霸主的 D.春秋末年,晋国分为赵、魏、韩三国 ③长城的修筑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④长城起了隔断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晋国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A.晋国是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 B.晋国的都城位于今山西省境内

  C.晋文公是在战胜楚国、继宋襄公之后成为霸主的 D.春秋末年,晋国分为赵、魏、韩三国

  2.以下各项中,不符合墨家思想主张的是:

  A."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以禄", B."天下之人兼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

  C."威势之可以禁暴,德厚之足以止乱" D."量腹而食度身而衣"

  3.古人对秦朝短暂而亡主要原因的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

  A."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B."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秦之所以殄灭而降辱者,六王之后也" D."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4.对长城的正确而又全面的评价应当是:

  ①长城保障了我国北方农业地区的安全生产 ②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③长城的修筑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④长城起了隔断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④

  5.刘邦建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其不同之处是:

  A.中央机构不同 B.根本目的不同 C.地方制度不同 D.皇帝权力不同

  6.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覆灭的标志是

  A.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B.1912 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C.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D.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7. 1911年5月,清政府成立的责任内阁又被称为

  A.“军机内阁”

  B.“傀儡内阁”

  C.“皇族内阁”

  D.“立宪内阁”

  8.在中国最早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物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蔡元培

  9.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首要问题是

  A.农民土地问题

  B.革命领导权问题

  C.分清敌友问题

  D.武装斗争问题

  10. 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方面是在

  A.工业

  B.金融业

  C.农业

  D.交通运输业

  11.欧洲各国公认创立“埃及学”的学者是

  A.伯希和 B.罗林森 C.赫罗兹尼 D.商博良

  12.布匿战争中迦太基军事统帅是

  A.皮洛士 B.亚历山大 C.腓力浦 D.汉尼拔

  13.《凡尔登条约》将查理曼帝国分裂为三国的疆域是

  A.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 B.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C.德意志、意大利、法兰西 D.瑞士、奥地利、捷克

  14.最初煽动和组织十字军东征的教皇是

  A.立奥三世 B.乌尔班二世 C.马丁一世 D.保罗六世

  15.“大化改新”实行“班田收授法”是学习借鉴

  A.西欧采邑制 B.隋唐均田制 C.阿拉伯伊克塔制 D.朝鲜丁田制

  16.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列强的对外扩张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B.使列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17.下列对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严厉惩办德国战犯,实现德国战后民主化 B.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C.敦促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并归还中国领土 D.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建立联合国

  18.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一整套自我调节的机制,主要表现在

  ①推行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 ②改革社会制度 ③实行计划经济 ④政府对经济加强宏观管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④

  19.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1)大西洋(2)印度洋(3)北冰洋 (4)太平洋

  A.(1)(2)(3)(4) B.(4)(1)(3)(2) C.(1)(4)(2) D.(4)(2)(1)

  20.在英国圈地运动中产生的新贵族,强行占据了农民的大片土地,而在资产阶级革命中他们却得到了农民的大力支持。以下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B.新贵族和农民之间不存在矛盾

  C.新贵族和农民因反对共同的敌人形成同盟 D.农民阶级不是当时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

  二、名词解释

  21、“八七”会议

  22、皖南事变

  23、神圣同盟

  24、地下铁路

  三、简答题

  25、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皇无几矣”,又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类似之处。比较秦皇、汉武的这些类似之处,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

  26、述评大流士一世的改革。

曾静

editor

更多

相关阅读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