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15 18:20:00 作者: 来源:跨考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哲学的派别划分及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和可知论的不同观点,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础,也是一个关键命题点,但其划分较为复杂,现政治教研室王老师用图表加以列举,以期考生获得总体认识。
哲学
派别 |
一元论
(承认物质精神的统一性) |
唯物主义(坚持反映论) | 从阶段上分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旧唯物主义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 |||||
从发展观上分 | 辩证法的唯物主义 | ||||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 |||||
从历史观上分 | 唯物史观 | ||||
唯心史观 | 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 ||||
唯心主义(坚持先验论) | 从形式上分 | 主观唯心主义 | 夸大主观力量,
且此力量真实存在 | ||
客观唯心主义
(神秘主义唯心主义) |
所夸大的精神力量
不真实存在 | ||||
从发展观上分 | 辩证法的唯心主义 | ||||
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 | |||||
从思维-存在同一性上分 | 可知论的唯心主义 | 承认物质精神的同一性 | |||
不可知论的唯心主义 | 以康德为代表 | ||||
二元论
(最终倒向唯心主义一元论) |
本体论 | 辩证法 | 认识论 | 历史观 | 可知论 | |
唯物主义 | 都坚持物质本体论 | 不一定都坚持 | 都属于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把意识看成是客观物质的反映。 | 不一定都坚持唯物史观 | 不一定都坚持唯物史观 |
唯心主义 | 都坚持精神本体论 | 不一定都坚持 | 都属于唯心主义,都坚持先验论(认识先于实践、经验而产生),先验论和唯心主义是一一对应的。 | 都坚持唯
心史观 |
不一定,既有可知论的唯心主义(彻底的唯心主义),又有不可知论唯心主义(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的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是一种唯心主义) | 首次提出唯物辩证法的体系,而不是首次提出唯物辩证法的思想。马哲首次提出了唯物辩证法的体系,黑格尔首次提出了辩证法体系。 | 是唯一能动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是消极的被动反映论),科学的世界观和认识的辩证法。 | 首次提出唯物史观,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 | 以实践为基础,坚持了能动的可知论。马哲的首要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 |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