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考试中心 > 公务员
本站搜索:

公务员面试热点:农业类大学农村生源减少

2012-09-25 11:01:00    作者:程安   来源:京佳公务员  

关键词: 生源 农村学生 自主招生 零就业 农村孩子
[提要] 中国农业大学(微博)招办主任周旭峰说,近年来,中国农大农村户籍学生比例一直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而今年为28.26%,比2010年减少了5.98个百分点,近十年来首次跌破三成。经济的发展之后要确保分配的公平,确保制度的完善,加大对农村孩子的助学支持、就业帮助,让"拼爹"、"零就业"等词汇成为历史。

  【背景材料】

  中国农业大学招办主任周旭峰说,近年来,中国农大农村户籍学生比例一直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而今年为28.26%,比2010年减少了5.98个百分点,近十年来首次跌破三成。

  不仅是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微博)、内蒙古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等多家农业类院校中,近年来农村生源比例也持续下滑,出现农村学生"上不来"现象。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的思考和争鸣。

  【面试预测】

  农业大学本应该农村生源更多些,但是今年的比例数据进一步下降,生源占不到三成。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京佳解析】

  从整体来看,农业大学农村生源比例下降是现在大学农村生源下降的一个缩影。但是由于农业大学的专业、服务对象等的设置,农业大学的问题更值得我们重视。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高考(微博)农村考生的减少。一是由于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很多农村当地的学校学生越来越少;二是非常多的农村学生通过寄宿制、跟随务工父母等方式来到城市上学参加高考;三是很多农村考生因为各种原因在完成义务教育之后放弃高考。源头人数的减少直接导致大学农村生源的下降。

  第二,教育资源的聚集性导致资源分配不平衡。现在各种优秀的教育资源如师资、设备、辅导等等都向城市集中,越是偏远的山区、农村教育资源越匮乏。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农村高考生和城市高考生之间的差异,进而在高考分数、录取比例上有所体现。

  第三,经济因素、就业因素导致很多农村学生放弃就读大学。尤其是一些非重点类的农业大学,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读费用却居高不下。在这种形势下很多农家子弟望而生畏,放弃录取机会。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有以下措施可以遏制农村生源比例下降的速度。

  首先,教育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均衡,让农村孩子能够和城镇孩子得到一样的学校教育。在教师、设备等方面应更向农村倾斜,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其次,从大学的方面看,一是由于很多大学地处城市,在发达地区、大城市投放的录取指标比例过高。要合理平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招生规模,把多余的招生数量投放给不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二是推行真正意义自主招生,对学校实行进一步的、甚至完全的自主招生,对学生实行多元评价,校正农村家庭与城市家庭的孩子进行竞争的时候所处的教育环境的劣势。

  最后,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永远不应该被时代所摒弃。农村学生上升的渠道越来越窄,这本身就是社会的不均衡,可能导致很多问题。所以经济的发展之后要确保分配的公平,确保制度的完善,加大对农村孩子的助学支持、就业帮助,让"拼爹"、"零就业"等词汇成为历史。

孙海燕

editor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