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04 16:30:00 作者: 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行测中常识判断部分的测查与其他部分的性质有较大差别,其本身内容庞杂大、涉及面广,在没有对整个常识系统及出题特征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把握的提前下,一开始就草率进行题海战术来提高必然会茫无头绪、事倍功半,是有害无益的,这无疑一个备考陷阱。
常识判断包含内容之细致,涵盖范围之广泛,是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其他几个部分所不能比拟的。近几年来,常识判断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题量一致都是25题,考查的内容由2009年以前全部都是法律问题,发展到如今以政治、经济、管理、人文历史、自然科技,甚至生活常识等方面知识的运用。 那么,常识判断的备考该如何进行呢?
首先,分析公务员考试中常识判断考查的知识结构。根据历年公务员考试的情况,宏观上仔细分析后,我们会发现,常识部分的知识其实是高中政、经、史、地、语、生、物等学科的综合,同时也包括在大学期间的马哲、时事、文学知识等。备考时,考生的优势在于知识储备中基本上都包含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而劣势则在于这些知识泛而不精,并且无法确定考试的重难点所在。所以,在前期备考时,考生需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回顾,进行宏观的查漏补缺一环。这时,就要对相对较弱的科目进行深入的复习理解,对已掌握内容有效地快速巩固。
其次,考试大纲公布后,要根据大纲,认真分析题型题量。结合以往公考的备考经验,建议考生在大纲公布之前对往年的考试内容做一番了解,分析异同。这时,需要多注意网上发布的大纲解读,把握有效信息,制定有效地复习计划和备考重难点。考生结合备考计划进行相对较长一段时间的备考攻坚阶段,巩固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原理,发散思考,纵横结合。
再次,进行习题强化阶段。对历年公务员考试和近年其他各省的考试真题进行模拟测试,认真分析、综合,找到做真题的感觉,并以此指导最后复习阶段知识强化和模拟题练习。
最后,要充分利用时政热点深度解读及考点预测,全面备考时政热点。时事政治是与常识判断、申论、甚至言语理解、资料分析等都有关联的复习突破点,对时政进行彻底突破,将国内外热点融会贯通,纵横发散,可帮助考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复习效率和考试成绩。
总之,常识判断的技巧性相对较少,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总结了常识判断各方面的知识点,考生要懂得合理运用备战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