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考试中心 > 公务员
本站搜索:

国考时政热点:新“24孝”是一种善意提醒

2012-08-15 16:59:00    作者:苑广阔   来源:新华网  

关键词: 二十四孝 国家公务员考试 新要求 时政热点 新社会
[提要] 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其中包含教父母学会上网,每周给父母打电话,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等等。我们不一定非要按照这24条标准去要求自己,也不必按照这24条标准去评判别人是否孝道,但是我们却可以把这24条标准当做一个目标,一个标尺。

  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其中包含教父母学会上网,每周给父母打电话,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等等。(8月14日《新京报》)

  新“二十四孝”标准,无疑是相对于旧“二十四孝”标准而言的,虽然有新旧之别,但“新孝”并不是对“旧孝”的割裂和对立,而是在继承中有创新,在弘扬中有发展。实际上,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孝道文化的集大成者,旧的“二十四孝”中很多内容已经与时代出现了脱节,已经不符合新社会的新要求。因此,虽然孝道的核心内容没有变,但在孝的内容和形式上,“新孝”相对于“旧孝”,无疑是一种发展与进步。

  新“二十四孝”标准最大的进步和亮点,就在于它与现代生活紧密联系,紧贴老年人的实际生活需要,充满了时代气息。比如“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等,就生动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而“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则意味着观念上的一种突破,以及对父母心理和精神上的关怀。这在旧“二十四孝”中,显然是不可能存在的。

  面对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新“二十四孝”标准,随之而来是一些质疑和争议。但是笔者认为,孝道作为一种人类道德范畴的要求,实际上不可能有准确的标准可言,不管是旧的“二十四孝”还是新的“二十四孝”,对于社会起到的主要是一种提醒、倡议和促进的作用,而不是一种强制性的要求。因为每个人和每个家庭的条件、情况都不一样,不能以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的人。

  实际上,即使想强制,也强制不起来,比如在新的“二十四孝”标准中的一些条款,诸如陪父母看电影,教会父母上网等等,对于一些个人、家庭和地区而言,根本就没有实现的条件,但我们不能据此说这些地区、这些家庭的人就不孝。

  因此,我们不一定非要按照这24条标准去要求自己,也不必按照这24条标准去评判别人是否孝道,但是我们却可以把这24条标准当做一个目标,一个标尺。能做到的,尽量做到;做不到的,问问为啥做不到,想想如何才能做到。如此一来,今天的我们,相较于昨天,已经是“越来越孝”了。

孙海燕

editor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