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中心 > 公务员

2011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怎样看待"神医"现象

2011-08-30 10:54: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综合  

关键词: 神医 申论 公务员考试 神药 大师
[提要] 要治理“神医”现象,迫切的需要完善法律法规,扎进法律制度的“篱笆”,切实加大打击力度,不给以谋取暴利为目的各种养生机构和“神医”可乘之机。国家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医药的监管,包括对要加强对医生的医德教育,还有对媒体监管,加强对媒体从业人员的从业道德教育,提高从业素质,对于违规违法的医生及医疗机构要处以严惩。

  (一) 背景链接

  在一个科技发达、文明现代的社会,“神医”一度炙手热,从张悟本到李一,再到现在的刘逢军,从悟本堂到绍龙观再到大道堂,“神医”、“大师”层出不穷,一个个养生神话相继破灭,为什么还有很多人相信绿豆能治百病、十几天不吃饭就包好、凭照片就能看病的荒诞说法?“神医”为何能忽悠世人?“神药”不仅能根治,反而越治越重,很多的例子告诉我们人们相信“神医”不仅使他们有经济损失,还会带来生命危险。国家质检总局的网站明确规定胶囊、片剂、冲剂等产品不同于一般意义的食品。并没有纳入食品许可证的发放范围。但是现在许多企业生产的产品既不是保健食品、连合法的食品都算不上,却被销售人员说成神药等情况屡禁不止,从“神医”现象我们能看出什么社会问题?

  (二)“神医”现象产生的原因

  1.“神医”一度炙手可热,首先是人民群众自身缺乏医学知识、存在盲从心理。据相关部门调查,许多受骗群众大多是中老年受教育程度不高的阶层,那么他们对科学的医学知识了解甚少,再加上很多病无法根治,只能从药物上进行控制,从而导致了人们的盲从、急于痊愈的心理。

  2.我国法律制度不健全。层出不穷的“神医门”与法律制度存在缺失有关,目前我国法律虽然对无证行医做了禁止性规定,但是对这种毫无职业道德、大吹牛皮的“神医”如何禁止和处罚,并没有专门规定。法律的缺陷让一些人钻了空子,一些“神医”就在法律空间里寻找灰色地带以规避监管,不仅要患者登记个人信息,还要签协议,其中无非说他们不是医疗机构,他们的产品属于食品,不是药品。一旦追究责任起来,即使被处罚,力度也有限。违法收益大而成本小,处罚不严或无法可依是导致各种“神医”屡屡出现的重要原因。

  3.媒体等受利益驱动。每一个“神医”,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往往都有一帮人、一些媒体在为其抬轿子、四处吆喝。尤其是现代传媒如此发达,包装手段如此丰富,一个医学界昨天还默默无闻的人,上了几次节目,搞了几次访谈就会一夜之间火了、红了。作为媒体只要有利益驱动,就会炒作忽悠,这些“推手”联手炮制的,又岂止是“神医”们?

  4.监管不到位。假神医为什么能以合法的面目迷惑世人?群众一直举报不断,为什么要等到“墙倒众人推”时才有所动作?左一个张悟本,右一个刘逢军,那个监管部门的相关人员受到了追究?好像与他们毫不相干,看来监管不力不是小问题。

  5.真专家缺乏社会责任感。我国不乏有真才实学、妙手回春的医学专家、养生专家、心里专家,为什么在百姓疑惑、迷惑的时候,没有负责人站出来,或者懂行的人站出来,揭穿“神医”画皮?这么好的科普时机,就此白白丧失,实在可惜。

  (三)解决“神医”现象的对策

  1.加强科普。有关部门应切实履责,建立防假打假机制,科学家们平时做好科普工作,关键安时刻敢于出来说话,公众需要提高科学素质。总之,治理“神医”需要形成合力,大家都努力,“神医”滋生发展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2.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要治理“神医”现象,迫切的需要完善法律法规,扎进法律制度的“篱笆”,切实加大打击力度,不给以谋取暴利为目的各种养生机构和“神医”可乘之机。

  3.加强监管。国家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医药的监管,包括对要加强对医生的医德教育,还有对媒体监管,加强对媒体从业人员的从业道德教育,提高从业素质,对于违规违法的医生及医疗机构要处以严惩。

孙海燕

editor

相关阅读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