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中心 > 公务员

4.24公务员联考行测模拟题及参考答案(2)

2011-04-02 16:53:00    作者:   来源:考试吧(Exam8.com)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40题,参考时限35分钟)

  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1. 2010年意大利中国文化年,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意大利国际影像纪录展映交流活动"暨佛罗伦萨POPOLI国际纪录片节50年回顾展映将于4月20日在北京拉开序幕,这是世界最古老的纪录片电影节首次访华。"纪录片的戛纳"访华,古老影像 中国

  A. 恰好 感动

  B. 适逢 震撼

  C. 恰逢 震惊

  D. 恰巧 震慑

  正确答案:B

  讲解: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根据文段后文“国籍记录片将在北京拉开帷幕。”一句话的描述,可以知道,第一个空应该填一个表示赶上这个机会的词。“适逢”表示“刚好,恰好,碰巧”,并相对于“恰好”、“恰逢”、“恰巧”更正式、更规范。后一个空表示古老影像对于中国人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震撼”一词相对于“感动”这个词来说,更为确切,因为“震撼”表示“对人心灵的影响大”。而“震惊”、“震撼”在这里不恰当。所以选择B选项。

  2、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实施首都人才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博士后工作在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搭建博士后研究人员与用人单位的交流平台,相关负责单位举办“北京2010博士后人才 会”。参会单位可设立展位,与到会博士后直接见面,进行双向选择或科研项目 。

  A. 引荐 商议

  B. 引见 商谈

  C. 引荐 洽谈

  D. 引见 洽谈

  正确答案:C

  讲解: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引荐”动词释义:指对人的推荐,荐举、推荐,如引荐豪杰、有人引荐、引荐人才;而“引见”指的是皇帝接见臣属、少数民族首领与宾客时,皆由大臣引导入见;“商议”指的是为了对取得一致意见而进行讨论;商议举行一次聚会的计划、建议;“商谈”指的是口头商量;“洽谈”指的是接洽商谈,一般是指在商业活动中对商业、商品交易、买卖的交谈行为;本文段想表达的推荐人才,并参会单位和人才之间洽谈生意,这里指的是双向选择和科研项目。所以选择C选项。

  3、西藏南路越江隧道是上海现有10多条越江隧道中唯一可以直通世博园区的专属 。隧道浦西段起自西藏南路中山南路路口,沿东南方向 黄浦江至浦东南路高科西路云莲路口,总长度2670米,其中江中段隧道长约1170米。

  A. 通道 穿越

  B. 路线 穿过

  C. 线路 贯穿

  D. 道路 经过

  正确答案:A

  讲解: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通道”在这里指的是来往的路或供上下的楼梯。“路线”一组公共交通工具(如公共汽车、船舶、飞机等)所经过的道路;“线路”指的细小狭窄的道路、或者指门路、途径;或指电流﹑运动物体等所经过的路线;“道路”指的从词义上讲就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古代中国还有驿道。另外还指达到某种目标的途径,事物发展、变化的途径。因此本文段中第一个划横线的地方指的是隧道的路,不涉及不同交通工具,因此第一个划横线的地方填“通道”。第二个划横线地方使用“穿越”更加合适。所以选择A选项。

  4、近日,国务院对 高房价再下“猛药”,今后房地产股票的走势也成了众多股民关心的话题。在新的调控措施出台之前的几个月里,A股市场的房地产股一直 ,和现实生活中高速上涨的房价严重背离。

  A. 扼制 一跌不振

  B. 扼制 委靡不振

  C. 遏制 委靡不振

  D. 抑制 萎糜不振

  正确答案:C

  讲解:本题属于实词与成语相结合的辨析题,解题的关键在成语部分。成语部分中,“一跌不振”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萎靡不振”衰颓消沉,精神不振作;“委靡不振”指的是衰颓而不振作;“萎糜不振”形容情绪低沉,精神颓废。该文段指的是股市相对于房价高涨的低靡,所以应该用的是“萎靡不振”。前一个空中,几个实词的意义有所不同,“遏”是“阻止”的意思,“扼”是“用力掐住”的意思。所以,“遏制”重在阻止,“扼制”重在把守、控制。例如,“遏制这种势头”是说阻止某种势头,“扼制这种势头”是说控制住某种势头。“抑制”表控制、约束。“抑制”虽然有时也用于事物,例如“抑制通货膨胀”等,但跟“遏制”、“扼制”比较起来,更常用于思想感情方面。从文段的意义上,国务院对这种高房价的态度比较坚决,所以是用“遏制”。所以选择C选项。

  5、著名雕刻家程东海利用五彩奇石的形状和天然纹理, 高超的雕刻 ,花了近3年半的时间, ,创作了《达摩之真谛》这件寿山石雕。

  A. 展现 手艺 精雕细琢

  B. 表现 技艺 精益求精

  C. 发挥 工艺 粗制滥造

  D. 施展 技艺 精雕细琢

  正确答案:D

  讲解:本题属于实词与成语相结合的辨析题,解题的关键在成语部分。成语部分中,“精雕细琢”直译是指对玉器详细地进行雕琢,后来比喻做事情精益求精,认真细致;“精益求精”事物已经非常出色了,却还要追求更加完美;“粗制滥造”制造的产品只求数量多,不顾质量差。泛指工作草率马虎、不负责任;从成语来看“精雕细琢”、“精益求精”都可以,再看实词部分,把“雕刻”说成是技艺更合适,雕刻家“施展”技艺更合适。所以选择D选项。

孙海燕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