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中心 > 高考 > 政策发布

香港高校“三改四”对内地生有何影响

2012-02-16 16:12:00    作者:闻娟   来源:东方网-文汇报  

关键词: 香港高校 香港教育学院 自主招生 考生填报志愿 香港科技大学
[提要] 对于要报考香港高校的内地学生来说,2012年香港高校最大变化就是“三改四”——学制从3年制变为4年制,即各高校将于今年首次招收4年制学生,真正与内地学制接轨,从而带来招生规模、课程安排等方面的新变化。

  闻娟

  对于要报考香港高校的内地学生来说,2012年香港高校最大变化就是“三改四”——学制从3年制变为4年制,即各高校将于今年首次招收4年制学生,真正与内地学制接轨,从而带来招生规模、课程安排等方面的新变化。

  “三改四”带给各港校的影响不一,如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等诸多高校,之前针对内地学生就已采取了“1年预科+3年本科”的学制,因此在整体学制时间上是4年。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内地事务处招生组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今年9月起入读理大本科课程的内地生将不用像以往需首年就读预备班,而是一开始便与本地生一同学习,这将可以促进两地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陈繁昌称,“三改四”不会使内地学生的适应性课程受到压缩或削减,目前内地生在预备学年所接受的各类适应性课程,今后将融入到新学制的一年级课程中。

  对于报考港大的学生,“三改四”带来的变化尚不清晰。过去,内地生就读港大的首年要先在内地重点大学接受一年的“委培”,然后再到港大继续后三年的学业。“三改四”后,内地生第一年是否仍留在内地高校接受“委培”,港大助理教务长郭瑛琪表示,定案仍在探讨中。

  影响一:课程更为多元

  学制变长后,香港各高校均已开始构思和设计新的学科课程,大学课程内容将趋向多样化。由于港校绝大部分本科课程同时开放给本地生及非本地生报读,内地生的选课方向也因此得以拓宽。强化通识教育是新学制下的香港高校教育的特色之一。

  港大今年将增加一些新的通识类课程,供考生选择。“新的课程最大的特色是‘核心课程’,此课程有不同学院学系共同开设,要求学生要跨学科学习,并作多学科结合,学习从多角度处理难题,学生将有更多机会接触不同学科。”郭瑛琪这样告诉记者。香港中文大学的梁丽芳也表示,2012年港中大也将推出多项新课程,包括文化管理、数学精研、数学及数学教育、能源工程学、地球系统科学、城市研究,以及环球经济与金融跨学科主修课程等课程。

  影响二:交流、研究机会增多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陈繁昌介绍,学制增加一年,对学生来说,还意味着有更多的校外交流、实习时间。目前香港科技大学有三分之一的本科生,在读期间有机会到内地去交流至少一个学期。“今年开始,学习时间多了一年,交流的时间更充分了,以后将逐步把出境交流的学生比例增加到50%。”陈繁昌说,新学制实行后,由于教学时间大大增加,在本科生的教学上,也不单单局限在课本上,“比如学生做研究,不仅要教他怎么做好研究,还会让他们学会如何制定研究课题、加强团队合作以及如何作报告”。

孙海燕

editor

更多

相关阅读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