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06 10:03:00 作者: 来源:人民网
6月29日,教育部发出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十条禁令”。
其中,第六条明确规定:严禁高等学校在录取工作结束前以各种方式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或签订“预录取协议”或以“新生高额奖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承诺吸引生源。
有舆论称,此条禁令剑锋直指几大名校。
本期周刊,从这条禁令说开去,从“到底谁更关注高分考生”、“从香港名校向高分考生抛出橄榄枝,看内地名校面临的压力”、“高分考生进入高校之后,是否有适合他们的培养方式”等几个角度,分析“高分考生”缘何被“过度关注”。
媒体之间、高校之间的博弈
到底谁更关注“高分考生”
【镜头】6月22日凌晨,四川省高考成绩公布在即。有媒体“闻讯”赶到富顺二中,要求采访一位考生。因为据传这位考生有可能为“高考第一名”,可就在4小时之后,却证实为只是一次误传。这名优秀的高三学生,本应为优秀的高考成绩感到高兴,却因为一场“被状元”的乌龙,令自己和家人陷入无奈与尴尬。
按照常理,这样的事件本不该发生,因为多年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三令五申,禁止媒体炒作高分考生,要求各地在公布高考成绩时,不公布高考第一名。可是,几番禁令,难见成效。“状元”摇身一变为“准状元”、“疑似状元”、“高考第一名”,依旧成为许多媒体关注和炒作的焦点。
记者随即打开国内某知名门户网站教育频道,“2012全国各地高考状元”赫然在目,网页上不但将2012年各地高考第一名的姓名、照片、所在学校、高考分数“一网打尽”,还发出“诚邀各省状元与我们联系,讲述自己的高考故事。如果您是状元见证人,可以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将会得到实惠奖品噢”的邀请。让人不禁想问,禁令当前,依然我行我素。意欲何为?
当然,如果仅是将板子打在媒体身上,肯定会有媒体大呼委屈。因为,与媒体比较起来,似乎一些著名高校对高分考生的关注度更高、嗅觉也更为敏锐。
有广东媒体报道,6月25日,高考成绩公布前一天,已经有广州部分“高分考生”受到国内著名高校的“秘密约见”。在高考前后,全国各大名校招生组已来到广东“网罗”“高分考生”。
说来也的确耐人寻味,很多地区都如此,考生可以查询高考成绩的当天早晨或者前天晚上,就已经有不少考生频频接到知名高校的电话,要求“约谈”。很多考生甚至一度以为自己遇到了“骗子”,“为什么高校招生组的老师可以提前于考生知道考生成绩?”
记者了解到,根据规定,各地招生考试院是没有权力擅自提前向外界发布考生分数的,但是,由于各大名校与各地招生考试院之间的微妙关系,高校提前于公众了解到“高分考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且,为了争夺到更多的高分考生,各高校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包括许诺考生“热门”专业,包括请考生的师兄师姐充当“说客”,包括请学校知名教授与考生直接电话或面谈等等。
有专家指出,几年前,包括北大、清华等在内的国内知名高校就达成约定,不炒作、不争夺高考状元。这为营造一个公平、清净的录取环境做出了表率,希望各大高校能真正将这个号召落到实处。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