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08 14:24:00 作者:徐玉芹 来源:山东商报
昨日高考第一天,语文考试结束后,省城一位家长开心的拉着孩子的手走出考场。 记者 郑涛 摄
6月7日11点30分,2011年高考首场考试刚一结束,山工艺附中几个学生冲到带考老师老范面前大声说:“老范!这世界需要你!”《这世界需要你》,是山东省今年高考语文的作文题目。济钢高中语文教研组组长房伟说,这个作文题目很温情,有利于考生发挥。
6月7日上午9点,我省2011年高考第一科语文开考。11点半考试一结束,作文题目立即传出。今年高考语文作文一改往年的给材料作文,变身为命题作文,题目是《这世界需要你》。要求考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山师附中学生小李告诉记者,这个作文题目让他觉得有话说。记者现场采访的10名考生中,8人认为这个题目难度不大。
对于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济钢高中语文教研组长房伟的评价是命题灵活,比较温情,能够考察出学生的人文素养。“虽然是命题作文,但题目又不是那种让人无法落脚的宏大”,房伟说,这种题目倡导学生个性表达,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话可说。考生既可以写成叙事散文,也可以写成抒情散文。如果考生看的书比较多,阅读量较大,文学底蕴比较深厚,一动笔就能看出来。同时,这个题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爱心。
“押题的学生肯定吃大亏了。”房伟告诉记者,每年高考都有一些老师和学生抱着侥幸心理去押题,今年的题目会让押题的人栽跟头,因为这个题目根本就不是那种模式化、可以找到突破点的那种。
这世界需要你,你也来写写吧
本报邀请三位来自不同群体的代表写今年高考作文
一篇作文,能够折射出写作者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问题判断能力。每年高考作文题,都是考生和家长最为关注的话题。我省今年高考作文题目公布后,本报邀请了一名80后媒体工作者、一名在校大学生和一名将于明年走进高考考场的学生来模拟今年的作文,这组文章既不是对高考作文题的点评,也不是提供范文以作评判高低的标准,只是一种参与和展示,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记者徐玉芹
娄菲:山东大学2010级中文专业学生,曾获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江苏省二等奖
这世界需要你
前段时间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在中国各地为其国际特训班招生,其中出现了一位奥数尖子,当这所大学的教授在面试中问及这位尖子生读书的目的时,他的回答是赚钱、周游世界和买房子。结果可想而知,宾夕法尼亚大学十分干脆的拒绝了这尖子生。
这世界需要你、我、他,需要我们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我们处身社会,每天接受它为我们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社会的责任感是每个成熟的个体应该具备的品质。我想正是基于此,那位没有社会责任感,不懂得回报他人,一心只想着读书后自己赚大钱周游世界的自私鬼才会被宾夕法尼亚大学拒之门外。
这世界需要你,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当我们周围的同伴陷入痛苦、悲哀、困难和盲目,我们可以在他们的路上洒满阳光,用同情的香膏缓和他们的痛苦,在他们失望的时刻给他们爱、勇气和信心;当我们的社会稍稍偏离了正义的轨道,我们应该勇敢的站出来批判冷漠,歌颂温暖,让社会的进步永远伴随着善念的馨香。
也许你会说:这个世界如此浩大,根本不会计较个别生命的消亡,而个人的努力又是那么的微弱渺小,不值一提。虽然如此,但我们对于世界的责任感、我们为人类社会理想的实现而进行的不息的努力仍有着重要的意义。思接古今,放眼中外,我们会看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人们的选择,会看到秋瑾、谭嗣同等挥洒鲜血的世界同胞们的选择,他们本来可以选择一种更加安逸的“做稳了奴隶”的生活,一种对于个体生命来说更能获得幸福感的生活,但他们却致力于追求民主和进步,选择了对抗黑暗、专制和暴力,为此甚至不惜毁家纾难地去奔赴。正是这种个体对社会和世界的责任感,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生活的世界,使它从原始社会走向了拥有璀璨文明的今天。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人和动物最大的不同就是人有思想,有对于社会的责任感,从长远来看,是对于社会的责任感而不是个人的利益,指导着一种文明的走向。就像是三年前汶川地震发生时,我们饱含热泪,慷慨解囊或是排着长队献血,又或者玉树地震时人们为逝者点燃的那盏祭奠的酥油灯、对在死亡和悲剧中挣扎的同类感同身受……在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里,我们已经推动着社会行走在公民精神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也因此充满了爱的芬芳。
这世界需要你,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即使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即使那一举手、一投足间的光辉如萤如豆,但交汇成光的海洋,也应该有贯日白虹,骀荡春风。所以,把存在、把时间、把宇宙当做我们的单位吧,去热爱,去痛苦、去思想吧,这世界需要你。
高太明:80后媒体从业人员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