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技师学院:“三个转型”打造中国技师梦工场

2016-04-16 12:33:27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山东技师学院是山东省第一所国办全日制技师学院,直属于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培养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等高技能人才为主。从2011年全日制在校生4000多人的办学低谷,到2015年实现“双过万”(全日制在校生1万人以上、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训规模1万人以上),山东技师学院在短短的四五年间完成了华丽转型,开创了高技能人才培养新局面,为全省技工院校破解发展难题、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新经验,提供了新路径。

放大办学格局 向“三位一体”转型

生源短缺倒逼学院转型。从2009年开始,山东省高中毕业生绝对数量以每年5万人规模下降,技工院校遭遇史上最难“招生季”。2011年,山东技师学院全日制学制教育在校生由最多的近两万人锐减到4000多人。

院党委书记赵振国提出,要在经济社会大局中谋划技师学院的发展,要打破全日制学制教育单一办学格局,向多元办学格局转型,特别是要面向社会尽快打造职业技能中短期培训品牌,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强劲需求。

经过深入调研,学院制定了三年(2012—2014)发展规划,适时提出了构建学制教育、社会化技能培训鉴定、校产运营“三位一体”办学新格局的转型发展思路,即在保障学制教育规模稳步提升的同时,积极扩展培训对象,面向企业在职职工、退役士兵、农民、高校毕业生、服刑人员等群体,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另外,充分发挥济南老校区区位优势,通过合作办学等形式进行校产运营。

五年辛勤耕耘,结出累累硕果。2015年,学院学制教育在校生12,700人,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培训14,922人次,职业技能鉴定11,291人次,校产运营年收入突破1000万元。学院被评为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省直精神文明单位、首批“大学生创业就业培训省级培训项目定点机构”、全省退役士兵定点培训机构。

打造特色新专业 向内涵发展转型

规模适度后,内涵发展成为学校发展的不二选择。学院把打造特色优势新专业作为向内涵发展转型的“牛鼻子”,用新专业、新技术、新技能培养高精尖的高技能人才,促进学生就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一方面,学院建成了一批与新兴战略性产业、现代服务业相匹配的前沿专业。例如,无人机操控技术与维修、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等专业。另一方面,学院还打造了一批精致化的生活技能专业,例如形象设计与摄影摄像技术、餐饮工艺与营养专业。这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对精致化与营养等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需求。

名师出高徒。为将这些特色新专业做成品牌专业,各专业均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吸纳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专家与学院一起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论证课程体系,共建实训平台,确保专业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同时要求这些新专业必须与品牌企业签订全方位深度合作协议,共享师资、实训、技术、生产、市场信息等资源,把车间搬到教室,把学校办进企业,教室即车间,学生即员工,作品即产品,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隙对接。

好专业带来好就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已从山东技师学院消失,因为所有专业的毕业生提前半年就被企业预订一空。学院被评为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获奖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连续多年来院选拔录用毕业生。齐鲁工业大学等院校先后来院选聘优秀毕业生为实习指导教师。海尔集团、联想集团等200余家大型企业与学院建立了稳定的用工合作机制。

打造中国技师梦工场 向创新发展转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014年,学院在全国首创中国技师梦工场,在向创新发展转型中迈出坚实步伐。

学院邵立峰院长说:“实现中国梦是历史赋予每个中国人的使命。创立‘中国技师梦工场’,目的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把他们打造成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金蓝领’,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技师梦。”

中国技师梦工场,高举创新旗帜,积极营造勇于创新、鼓励创造、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成立了13个技能大师工作室与项目团队工作室,作为产学研一体化工作平台和创新项目孵化基地;以技师研究生导师制为创新培养模式,在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实战型教学中,造就高精尖技能人才;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与200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办学,研发了梦工场系列产品;设立“助梦基金”,每年拿出100万元为梦工场创新项目助跑、加油。

目前,学院练军峰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功获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学院教师获山东省级以上优秀教研成果奖121项;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师生累计获奖达405人次,被誉为“赛出来的品牌学院”;成功申请了9项国家专利。不久前,在第十四届全国技工院校实验实训类优秀科研成果评选中,山东技师学院首次参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5项,满载而归。其中,由姜立强老师主持申报的《低空交通工具原型》,获得一等奖;由李溪老师主持申报的《一种数控机床用液压涨胎》,获得二等奖;由蔡建华老师主持申报的《建筑装饰设计专业教学区空间设计》、高翠红老师主持申报的《中国技师梦工场视觉识别系统设计》,获得三等奖。由安怡老师主持申报的《校园导向系统》、张嫄老师主持申报的《办公室创意设计》、陈晓峰老师主持申报的《创新创意大赛VI设计系统》、刘俊峰老师主持申报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黄振老师主持申报的《电控粉刷器》,获得优秀奖。这些获奖作品,都是中国梦工场系列产品,它们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申请专利后能较快地“落地”,转化成产品,走向市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满德利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